送荀道士归庐山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不见钓鱼人,渐入秋塘水。
束带朝尚早,蓬门未脱扃。
短篱潜落月,老树戴孤星。
隐几貂裘黑,开编竹简青。
子云非执战,何以得穷经。
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婵娟灼烁委清露,
小枝小叶飘香风。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
自古英雄士,还为薄命人。
孔明登四十,韩信过三旬。
壮志摧龙虎,高词泣鬼神。
一朝事千古,何用怨青春。
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白鸥入群颇相委,不谓惊起来宾鸿。

龙钟好在梦中身,剩喜今年又食新。不用更烦人祝鲠,轮囷瓜瓠是常珍。

荀卿尔何人,名亚我邹孟。其流变韩商,暴虐助嬴政。

坑儒议相思,偶语弃市令。马上治天下,鲰腐遭诟病。

绵蕞叔孙礼,粗知皇帝圣。龈龈辕固申,一经荧视听。

平津实不学,谬执翘材柄。司空城旦书,黄老渐复横。

万古惧长夜,珠囊渝金镜。广川孕灵秀,醇儒以气应。

下帷不窥园,三年心力劲。所读者何书,秦火烧未竟。

天人建三策,著录史迁摒。大愚吕布舒,偃也乃为佞。

历相皆骄王,诚格学术正。长沙亦奇才,儒林有论定。

遗祠今萧瑟,碑断草痕迸。下马拜无人,邻社笳鼓竞。

牧羊牧豕儿,有祷神不吝。同生汉武朝,纷纷取侯印。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德星堂上排家宴,埙篪合奏延群彦。
彦清好土虚左迎,遂拉友朋来会面。
新礼将行要讨论,旧章欲举须淹练。
乃公功业世无有,剑履应须尊上殿。
冢嗣风流迈阿戎,眸子烂如岩下电。
纱笼名姓鬼护持,阁画形容人健羡。
先几顷献万言书,壮岁曾看百将传。
济世友图任屈伸,穷途絺句殊精炼。
彦享俊逸簉鲍昭,辞藻摛华如会弁。
升平方议戢干戈,粉泽岂宜焚笔砚。
大虑终蒙王凤招,奇谋靡仗无知荐。
子适挥毫八体具,怒猊渴骥获再眄。
但当宝惜比兰亭,未可捐去同秋扇。
彦隆能挽两石弓,丁字不识橐鞬便。
冲完遥忆蔺相如,衣绣莫夸江次倩。
彦深和粹贵公子,醍醐味美夸珍馔。
一善拳拳早服膺,射策君门尝决战。
起家正可二千石,筮仕宁希百六掾。
坐中我是江南客,万里寻盟负恩眷。
下齐弗免田横烹,奔楚漫劳吴子唁。
藉酒破愁兹不胜,凭诗遣兴何曾倦。
匠巧旁观祗汗颜,椟藏待贾宁沽衒。
可堪僵仆雪填门,无奈裂肤风劲箭,
范叔绨袍也自寒,须贾故人空恋恋。

入城半日便思归,归到山中日亦晖。人世几时忙得了,幸然忙不到岩扉。

云根雪骨立峥嵘,谁种琅玕绿乍成。安得长竿三百丈,为君横海掣飞鲸。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江上飞樯高数寻,西风客路思难禁。
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官驿疏梅春意足,楚天孤鹜晓烟沉。
闽南君去才称最,慰我秋鸿达好音。
绿笋总成竹,红花亦成子。能当此时好,独自幽闺里。
夜夜苦更长,愁来不如死。
檐端疎竹前生瘦,瓶里寒梅到死香。

夜来风信紧,晓色望犹迷。别港遥分北,连峰尽向西。

云随沙雁断,天入楚江低。为近三闾庙,群鸦特地啼。

名山我亦爱探寻,裙屐当年感不禁。自有灵源搜石洞,恰宜故事傲山阴。

黄公涧涸云眠石,陆子泉清月到林。曲水何如止水定,好凭领取在山心。

此日饶佳趣。正风流,周郎年少,小乔嫁与。共说名媛工翰墨,何止才能咏絮。

应魄煞、谢家娇女。纵遇仙郎才更健,倚香奁、亟索催妆句。

肯容易,登车去。

良宵上客簪缨聚。正当筵、灯红如昼,酒浓于乳。遮莫狂奴逢此夕,醉倚帘栊深处。

还戏傍、红窗低诉。佳婿从来怜小妇,蹙双蛾、定惹深闺妒。

谁许汝,先偷娶。

朝发箄洲头,暮泊鲇鱼口。江山不复识,牢落戎马后。

故乡昔殷富,狂寇屡芟蹂。焚杀一何惨,兵气尚缠纠。

警熛自东来,彩鹢壮屯守。荒忽几疆吏,丧地某至某。

泄泄今七年,未涤豺狼薮。酸涕强西眺,此心更何有。

敝庐荡无存,亲旧睽离久。烟火自葱郁,新屋十八九。

余息骤难苏,疲俗终安否。残妖决可扫,顾影念衰朽。

从来据机轴,是赖活人手。制胜非有他,临事毋一苟。

乱霞明高堞,秋色澹霜柳。对此风物殊,怆然低白首。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