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

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白鸥入群颇相委,不谓惊起来宾鸿。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竟日小桃园,休寒亦未暄。坐莺当酒重,送客出墙繁。
啼久艳粉薄,舞多香雪翻。犹怜未圆月,先出照黄昏。

客程殊未极,舣棹泊回塘。
水宿知寒早,愁眠觉夜长。
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
此夕相思意,摇摇不暂忘。

远辞岩窦泻潺潺,静拂云根别故山。
可惜寒声留不得,旋添波浪向人间。
众鸟高飞云去闲,相看只有敬亭山。
孤标尚想风尘外,佳句长留天地间。
影落金牛撩客恨,手摩玉兔练仙颜。
故山风月非人世,何事骑鲸去不还。
一片雨,山半晴。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
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风回雨定芭蕉湿,
一滴时时入昼禅。

故人肯相寻,共寄一茅宇。山水为留行,无劳具鸡黍。

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忆在开元馆,食柏练玉颜。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李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怪我久不识,先来问骄顽。
十过乃一往,遂成相往还。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斒斓。
因言辛庾辈,亦愿放羸孱。既回数子顾,展转相连攀。
驱令选科目,若在闠与闤.学随尘土坠,漫数公卿关。
唯恐坏情性,安能惧谤讪。还招辛庾李,静处杯巡环。
进取果由命,不由趋险艰。穿杨二三子,弓矢次第弯。
推我亦上道,再联朝士班。二月除御史,三月使巴蛮。
蛮民詀諵诉,啮指明痛癏.怜蛮不解语,为发昏帅奸。
归来五六月,旱色天地殷。分司别兄弟,各各泪潸潸。
哀哉剧部职,唯数赃罪锾。死款依稀取,斗辞方便删。
道心常自愧,柔发难久黫.折支望车乘,支痛谁置患。
奇哉乳臭儿,绯紫绷被间。渐大官渐贵,渐富心渐悭。
闹装辔头觼,静拭腰带斑。鹞子绣线oT,狗儿金油环。
香汤洗骢马,翠篾笼白鹇。月请公王封,冰受天子颁。
开筵试歌舞,别宅宠妖娴。坐卧摩绵褥,捧拥綟丝鬟。
旦夕不相离,比翼若飞鸾。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鳏。
愁吟心骨颤,寒卧支体m5.居处虽幽静,尤悔少愉嬾。
不如周道士,鹤岭临钟湾。绕院松瑟瑟,通畦水潺潺。
阳坡自寻蕨,村沼看沤菅。穷通两未遂,营营真老闲。

晓风香露楼台。长红小白齐开。笑整鲛绡双带。拈来慵戴。

满怀蜂蝶争来。

试品斋中画,曾无第二流。
顽礓与乱筱,应挂在当头。

静觉閒居好,翛然野鹤姿。明时犹未隐,吾道竟何之。

世路交情异,门墙过客疑。才无鹦鹉忌,心已白鸥知。

乐在形忘处,肥因战胜时。云霞双草屩,天地一茅茨。

计拙羞称士,途穷岂为诗。侏儒徒自饱,肮脏尔何辞。

竞进才何有,躬耕力未疲。秫田聊岁计,瓜地亦恩私。

秋月松杉净,江烟橘櫾垂。阮庭无俗物,蒋径得幽期。

近市村醪少,经霜涧菊迟。谁资鱼菽祭,敢望纻衣遗。

稷契身能许,巢由世不羁。暂时甘土偶,前日见郊牺。

住岳同僧约,寻溪许客随。知希惟我贵,柱下有馀师。

武夷之山如画图,中有玉洞藏仙都。
一溪穿空舞澎湃,九曲度尽方盘纡。
细看直疑路中断,已转始觉川平铺。
诸峰削成鸟亦怖,危磴岂复人能逾。
机岩学馆第传授,鼓楼石床知有无。
坐令丹梯化一鹤,又唤立笋成三姑。
游人来观但借问,疲乏人指说犹惊呼。
神君曾孙在何许,想见幔亭空药炉。
千崖万壑心赏倦,正喜松风清坐隅。
归舟瞥然箭脱手,醉目眩我双明珠。

昔在垂髫日,今吟薄暮年。床孤郗氏选,诗得谢公传。

故国空戎马,荒山冷墓田。祗令后死者,忍泪读遗篇。

江村卜筑路斜斜,模写癯仙四壁家。
闻道读书忘肉味,不缘避世宿桃花。
青山自作千年调,白眼空惊一望赊。
欲买鸡豚投近社,烟蓑雨笠寄生涯。

老成器业少如公,政誉堂堂压茂恭。一片灵台双镜里,三株仙桂月轮中。

香凝鸭鼎琴堂雨,木落虹桥酒市风。欲写汉庭循吏传,满川烟树晚濛濛。

琴瑟更张意已乖,萧郎歧路为谁排。回头断齿追欢日,尚剩亲磨鹿角钗。

鼎湖昼曀龙无所,席藁孤臣泪如雨。香草庵前魂夜飞,臣报其君子肖父。

一树冬青半欲枯,枝上灵禽自俦伍。铁函荒井抱遗编,时有风流照毫楮。

翛然落墨仿倪迂,寂寂空岩带平楚。当年思肖画兰花,只画根茎不画土。

涧上襟情亦似之,自与草堂心独苦。我今读画缅遗风,江南鬼哭珍珠坞。

埋骨凭将卖字人,更与流传《表忠补》。好把严陵五百篇,留伴此图共千古。

幽轩名寂照,四海坐中閒。
景物有迁色,主人无异颜。
野泉澄槛外,香蔼起帘间。
凉夜谁相问,寥寥月满山。

清得广文毡,贫无负郭田。欲偿沽酒债,只觅卖文钱。

书卷消长日,才名称少年。定知潮海上,买尽剡溪笺。

寄郎以山字,得无无解处。
得郎一人来,便可成仙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