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 同:沾)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楚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郢门千里外,莫怪尺书迟。

几年踪迹困名场,一第栖迟又可伤。旅眼惯看秦树碧,征衣尚染洛尘黄。

燕城北望云山断,京国南归道路长。我欲留君同是客,骊驹初唱劝离觞。

短亭过尽长亭到。未忍过征棹。天涯自是别离身。更折一枝杨柳、赠行人。
淮阴堤上残阳里,暮草连空翠。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各西东。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钟。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君归一水遥,魂断木兰桡。
赖有南轩竹,清风慰寂寥。
莫叹尘泥汩,且图山水游。
双峰天姥翠,一舸剡溪秋。
不见戴安道,有怀王子猷。
西风无限意,尽属钓鱼舟。

山翁只合坐山房,四壁萧然一木床。心为感时空渺渺,鬓因怀旧变苍苍。

人閒日月惊何速,物外光阴本不忙。一枕北窗眠正稳,却疑身世在羲皇。

淡中庭暝色,初遣奠,夜寒凄。对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客里京师。

比量旧年心事,笑蹉跎、书剑向来非。谁着朱衣白兰,春风三拜龙墀。

山妻稚子竟何为。温饱汝嘻嘻。怅故国丘山,苍烟乔木,卿月空辉。

葵心要须倾日,道等闲、休遣镜鸾知。自信苍颜如铁,不堪双鬓如丝。

江亭此刻不模糊,二十馀年寇难除。灯火夜谈听父老,相公开府在苍梧。

醉骨烟云艇慢开,半竿风雨上渔台。
无人知是寒山子,明月玉箫呼未回。

野酴醾发气薰然,睡起时惊雪入船。安得鸱夷三百乘,空令馋客口流涎。

风落天花飘酒尊,卷帘閒见玉乾坤。故人乘兴遥相过,也胜王猷不到门。

人生逢百六,天道异贞恒。何言异蝼蚁,一旦损鲲鹏。

三世八丧千古痛,一身万里百年孤。

桐乡二尹西昌彦,为喜居官有政声。农乐耕桑劳劝相,士耽诗礼藉陶成。

九重奏最恩光重,千里归装去路轻。悬想到时秋正熟,纷纷老稚尽相迎。

殿角鸣樯燕,山腰立海鸥。此间风物异,无那客心愁。

身世殊张祜,歌吟类楚囚。更怜诸老衲,闲坐说瓜洲。

名山倦游历,挂起手中藤。
佛国三生石,天岩百岁僧。
定回松院磬,吟苦雪龛灯。
愧我心犹杂,何因问二乘。

秋风吹上景华天,醉梦醒来一洒然。万古林泉招我老,百年风雨复谁怜。

顿除热恼初无病,剩买安闲不用钱。寻得青霞是归处,漫修岩穴小乘禅。

宝寿开堂推出僧,棒头有眼要分明。
满城人瞎谁能晓,今古清风匝地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