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运历三元正,升平太古同。五侯皆辑瑞,四海尽占风。
圣政乾行内,群生寿域中。撞钟元会罢,晃朗日升东。
楝花风后刺桐霞,忽为萧骚感岁华。一种金城司马恨,攀条无那复天涯。
弱龄思绮合,才高致誉早。伯玉一匣书,雷动长安道。
文章造平淡,斯人亦已老。达者安坎坷,志士耻枯槁。
归云载奋飞,他山覆瑶草。荆阳古炎隈,希霖一洒宝。
银河一水西风锁。问乌鹊、几时能过。莫是前宵费聘钱,才许尔,今番坐。
娇娆队队簪花朵。便分与、筵前瓜果。真个黄姑得自由,谁能忆,当初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