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猛士缘竿亦壮哉,踏空舞阔四裴回。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日之出,东田东。鼓填填,走社翁。刲肥羊,击壮豕。舞复歌,社神喜。
但愿年年好风雨,侬衣有桑食有黍,长迎社神击社鼓。
最是伤情,催人去、马蹄车辙。触目处、纷来愁绪,云山万叠。
石咽泉呜幽涧底,树枯干卧斜阳侧。问此行,何日赋归来,难预决。
计往事,浮云灭。满怀恨,凭谁说。听杜鹃枝上,声声啼血。
顾我堪嗟如去雁,思家不敢看明月。把闲愁,勾却发狂歌,随圆缺。
握别俄惊十九年,梁园觞咏聚群仙。如云往事经千劫,望月他乡各一天。
同调何堪嗟契阔,衰年更觉意缠绵。春风万里来芳讯,喜极翻疑梦里传。
今代麒麟第一功,十年勋德与天通。岂知乐圣衔杯地,长在重溟倒景中。
避宠不妨成远别,养花无意在珍丛。角巾私第何须问,自有公言满舜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