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田家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
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
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
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
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
小心事延款,□余粮复匮。
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
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
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沉沉夕阳从远处的山峰落下,在荒村中倦客停下了行走的脚步。
停下马车安歇在小小茅店中,我卧在床榻上正沉沉酣睡。
忽然听到一阵阵急促的扣门声,说是下乡催租的官吏。
手中捧着带有花押的公文本,依仗着声势好像鹰隼一般。
普通百姓惧怕严酷官府,这声声叫喊使人肝胆全碎。
老妈妈走到门外前去应付,跌跌撞撞向东一头又向西。
陪着笑脸小心冀翼招待饭菜,家中只剩下一点粮食跟酒。
东邻那借一只留下蛋的母鸡,西舍那借一瓶酒味浓的香酒。
官吏直吃得饱而又饱还不散,喝了又喝一直到酩酊大醉。
心里害怕明天一早去见官,向官吏苦苦哀求久久下跪。
这件事使我彻夜未能入眠,为这农家的遭遇流着眼泪。
民间的财富早已经被盘剥干净,人民大众的生活日日凋弊。
我这小官徒有圣贤之心,无法让它回到尧舜时代那样的清明政治
注释
宿田家:宿在农家。宿,投宿。
田家:种田人家。
行履(lǚ):这里指行走的脚步。履,鞋。
隶:官府的公差、衙役。
花柙(这里读yā):即花押,在文书上或契约上签名。
鹰隼(sǔn):两种凶猛的鸟。
驾:凭借,依仗。
搪塞(tángsè):应付。
颠踬(zhì):走路时跌跌绊绊的样子。
延款:招待。
□:此字原缺,一作“酒”,联系下文,“酒”字的可能性很大。酒余,剩下的一点点酒。
匮:缺乏。
种鸡:正在下蛋做种的鸡。
芳醑(xǔ):有香味的美酒。
渠:他,指田家,一说指上文的老妈妈。
瘠:瘦弱。
弊:困顿。
伊尹:商汤的贤相,佐汤灭夏,使天下大治。
尧舜治:尧舜时代那样的清明政治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夜宿田家的所见所想。全诗语言质朴,描写细腻,犹如一幅生动逼真的社会生活画,揭示了唐末社会的无比黑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好恶之感,是一篇思想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

  全诗共分三层意思。先写诗人日暮投宿,夕阳没入了远山,诗人来到这偏僻的山村之时,已经感觉很疲倦了。“日落下远峰”点明了时间,“芜村倦行履”交代了投宿的地点,而且这两句渲染出一派苍凉索漠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凄凉的基调。三、四句为过渡句,诗人在小店中借住一宿,这看似平静的茅店,真的是平静的吗,这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同时“酣睡”二字也紧扣上联中的一个‘倦’字,突出了诗人旅途中的疲劳。

  这首诗第二个层次是写诗人在店舍中所见所闻。“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这两句叙述差人的到来惊醒了睡梦中的诗人,“扣门急”是诗人所闻。一个“急”字写来人来势之猛,扣门的声音一声急似一声。在这之后点出了人物,原来这是一伙催租的差吏。这两句也暗示了差人的跋扈及其嚣张气焰。诗人又用“公文捧花柙,鹰华假声势”,来写差吏的装腔作势和鹰单般的凶狠,这两句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差人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穷凶极恶的丑恶嘴脸。一个“捧”字,突出了差人对上司的媚颜奴骨;一个“假”字,则突出了差人作为官府鹰犬的可憎面目。

  接下来的十二句是写田家应付官差的情形,是诗人所见。“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这两句描绘了农民们老实可怜的样子,和差人的穷凶极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惧”字体现了官府扰民、欺民、掠民对农民心理造成的恐惧感之深、之重。

  下两句描绘了一位老人夜晚开门出去应付差人时步履蹒跚的情景。为什么会是老母亲去应付如狼似虎的公差,年轻人此时都哪儿去了,诗人虽未明说,但也可知是那无止境的徭役和兵役是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村中的年轻人也许早就被抓丁拉差掠走一空,即使有剩下的,哪还敢见公差,何况是晚上。“老脚走颠踬”一句饱含辛酸,官府无道、掠民扰民,民不堪负重,于此可见一斑矣。

  “小心事延款,酒余粮复匮”这两句描述的是老母亲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招待公差,却苦于酒少粮缺。“小心”突出了老母亲对公差的恐惧。“酒余”句则突出了农户家中十分窘迫的生活状况,反衬了公差的可恶,揭示官府及其爪牙不体恤民情,扰民掠民的事实。

  “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这两句描述的是老母亲借鸡酒招待差人的情景。差人既然已经来了,家境再窘迫也得想法招待,于是只好去东借西借,这个中的酸楚及痛苦也许只有这无奈的老人心中才最清楚。要在平时,谁又舍得去宰吃正在下蛋做种的鸡。可差人来了又不得不宰,这平白的叙述中隐蕴了千千万万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多少无奈。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差人吃了又吃却不仅仅满足于吃饱,酒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方才罢休。“不厌饱”、“直呼醉”是诗人对差人丑态穷形尽相的描写。而老母亲,她害怕明天去官府见官,在灯前跪着对差人苦苦哀求。一个“怯”字进一步体现了老百姓对官府的恐惧之深。“苦苦”、“跪”都是描写老母亲的,年纪大得连走路都跌跌撞撞的,在忙忽着让差人酒醉饭饱之后还要对其下跪哀求。此情此景,真可谓撕心裂肺,让作者目不忍睹。诗人虽并未写差人此时的举手投足,但已经暗暗说明:如果不是他的恶言相逼,老母亲又怎么会有如此的举动呢?

  诗的第三层是写诗人的感叹。“不成眠”说明诗人对官吏横行,贫民受苦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怀,可见诗人对人民痛苦的同情。用“滴清泪”体现诗人对这民不聊生的关心哀叹。下四句正是从这感叹中发生而来。诗人感叹的是“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在统治者严酷的剥削压榨之下,人民生活日益贫困。

  全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记人记事具体形象。人物虽着笔不多而形象却很生动逼真,各具情态,老妇的衰老与伤心,差吏的凶残与无厌,诗人对田家的同情与对差吏的痛恨的感情都真实流露了出来。

创作背景

  唐代末年,吏治更加黑暗腐败,当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各级官吏趁机敲诈勒索,民不堪命,社会危机日渐严重。诗人是朝廷官员,官至节度副使、刺史等职。一次他在赶路途中借宿农家,碰巧耳闻目睹了下乡的差役对农民的欺压敲诈,诗人为之流下了同情的眼泪,深感自己虽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心愿,却无力回天,对混乱的时局毫无办法,于是他以自己的所见所想入诗,写下了这首《宿田家》。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凉夜褰帘好,轻云过月初。碧空河色浅,红叶露声虚。
道阻天难问,机忘世易疏。不知双翠凤,栖棘复何如。
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
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
莹澈肖水玉,凛气侵入肌。
近日多故友,分贶能者谁。
信都顾贫贱,物物义不遗。
念我老且病,赤痱生枯皮。
巨块置我前,凝结造化移。
畏冷不敢食,有类夏虫疑。
虽然已快意,何必咀嚼为。
天子厚於公,不使炽毒欺。
公亦厚於我,将恐煎熬随。
我有舐犊爱,自怜小子龟。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

松竹成林云气深,洞门风冷绿苔阴。落花飞尽青山在,幽鸟声中野客心。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
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龙节十三州。
提葫芦,提葫芦,
不用沽美酒。宫壶日赐新拨醅,
老病足以扶衰朽。百舌子,
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宫花正好愁雨来,暖日方催花乱发。
苑树千重绿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
花开祗惯迎黄屋,鸟语初惊见外人。
千声百啭忽飞去,枝上自落红纷纷。
画帘阴阴隔宫烛,禁渥杳杳深千门。
可怜枕上五更听,不似滁州山里闻。

我登炼丹台,詄荡上青天。旋观六六峰,一一排青莲。

崇台据中央,宛如莲菂然。千瓣复万茎,回抱相钩连。

玉屏展青嶂,香垆幂紫烟。奇峰剑危石,栉列差膊肩。

横若罗剑盾,矗若奋戈鋋。猛若屯天兽,疑角夹九阍。

伏若万金革,摐鸣复收旋。神灵既役使,顽矿俱腾骞。

相将守丁甲,谁敢?汞铅。日车阳焰煅,月驾阴火然。

至今丹鼎中,光气流朱殷。在昔轩辕帝,垂裳理八埏。

命龙戮绝辔,驱虎定阪泉。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癫。

药得君臣配,火用文武煎。海宇垆韝定,阴阳药物全。

然后事修炼,黄服朝上玄。服食八甲子,登假千万年。

有如世不治,慕道求神仙。张乐洞庭野,采药黟山巅。

何异周穆满,车辙马迹焉。轩皇去我久,刀圭世莫传。

愿发珠函秘,进献玉房前。

青云坊下路,万里此分襟。俟有传书雁,相期弋上林。

小槽沥沥流香乳,玉壶注入金鹦鹉。
甘脆铺隐荐肴俎,环炉数客不停举。
酒酣耳执灯前舞,呜呼不作儿女语。
未到山颓且撑拄,窗外濛濛正春雨。

金陵佳丽石头城,杰阁登临正雨晴。帝业称雄维虎踞,游人选胜得鸡鸣。

长江天际称帆灭,落日烟中万瓦明。满目废兴题不得,独看名画绕廊行。

圣皇御宸极,垂拱朝万方。时康洽泰和,化理侔虞唐。

公卿侍黼扆,文儒列成行。济济集天衢,辉辉被宠章。

更花仅如许,和戎觉又非。
边陲风色恶,人物晓星稀。
国事迷当局,时贤赴急机。
周嫠空愤切,不虑岁无衣。

琐闼才名著,藩垣位望隆。三年参省政,千里献民庸。

寮寀勤劳共,兵氓爱慕同。柳亭张饯席,桃浪送征篷。

天上乘槎客,江边卧辙翁。橹声摇落月,帆势快长风。

浩荡淮流壮,嶙峋岱岳雄。金台红日下,贝阙綵云中。

清慎闻群辟,廉能彻九重。陛陈嘉绩最,阶授散官崇。

复职纡新眷,辞朝返旧封。桓桓方叔烈,恋恋子牟忠。

苏息怜诸郡,旬宣仗数公。追呼鞭朴少,饱暖岁时丰。

去路应逢夏,回程莫待冬。诗欣千首富,钱笑一文空。

但觉烟霄迥,惟知雨露浓。棠阴城下路,歌咏走儿童。

才子连镳俯近坰,强缉巴词醉墨轻。
我辈讵能捐习气,伊人底事寡诗情。
漫令抆目朝朝望,无复挥毫字字清。
冷淡生涯殊不恶,想应着意讳穷名。
十载东都客,春盘种种春。
翠看疏甲小,黄爱韭苗新。
流落成吾老,萧疏对此辰。
睦邻如有使,传语大梁人。

近闻哀痛诏,使者出江东。兵革何时息?车书四海同。

落梅春雨后,芳草夕阳中。俯仰长流涕,穷涂一老翁。

笑谈尊俎兴何穷,鲸吸琉璃琥珀浓。沈醉戟门归去晚,月明街静一声钟。

感恩知己古来难,匏竹同声始叩弹。小海歌来羁夏统,大山仙去困刘安。

不知饭颗因何瘦,谁念绨袍至此寒。却忆故园风雨里,渔樵相狎有馀欢。

不劳马上续,一觉更无踪。人迹渺何处,风波失几重。

孤镫千里客,寒月五更钟。多少浮生幻,寻诗仗短筇。

画眉才了换花冠。帘雨细,篆香残。雀钗金腻涩烟鬟。

风勒柳丝寒。青一把,搭在小阑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