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元白归省三首 其三

此物须防与物迁,最怜光景易流连。游丝却是殊无赖,随逐狂风过别川。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掷柳迁乔大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春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馀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我爱沧浪水,千寻见底清。月明三岛近,风定一波平。

清隐将遗世,垂竿不钓名。何时歌鼓枻,相就濯尘缨。

梅花似是东君客,漏洩春风犯寒坼。
冰肌玉骨照双泉,应为孤根借泉脉。
先生狂得次公醒,诗思蔼蔼飘晴云。
为怜老拙有旧分,俾预胜赏沾清芬。
我时被酒酒实透,香扑鼻端曾一嗅。
别来飞雪往未能,想见精神愈高瘦。
西湖处士真诗仙,东坡老人所推先。
岂知此花自奇绝,神助妙语相争妍。
浪言投李报琼玖,牛后何如作鸡口。
我今无物报投琼,木李虽轻聊藉手。
先生标致良可人,此诗不减花娉婷。
相当欹枕初得句,夜兴冠坐如惊霆。
愿君追作淮夷雅,换取公卿重文价。
嗟予衰矣不复论,但欲高门容驷马。
夕映翠山深,馀晖在龙窟。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春衣裁剪罢,密叶间秾花。
缝到鸳鸯处,行行线脚斜。

倦游征人鬓欲丝,膏车秣马东南驰。出门四顾迷路岐,闭户却坐愁支颐。

鱼生釜灶鼠巢枝,夏畦千里成陂池。吾皇致治方无为,淫雨破块天何知。

劝君饮酒君勿疑,行使止尼良由时。未逃形数皆有涯,此独未信无穷期。

三月都门昼不开,兵尘一夕捲风回。也知周室三川在,谁复秦庭七日哀。

鸦啄腥风下阳翟,草衔冤血上琴台。夷门一把平安火,定逐恒山候骑来。

孔璋行矣,恨题襟岁晚,骊歌凄恻。听鼓衙斋无定所,吹落红泥踪迹。

倚马雄才,从龙贵胄,羞执郎官戟。黄獐猎罢,一时豪气无敌。

长叹海峤扬尘,牙旗坐拥,谁建平戎策。季子貂裘风雪里,愁听梅花羌笛。

高笋滩边,石帆山下,此是烟波宅。新诗寄我,曲尘凝望江驿。

自将纲铁铸吴钩,一道风霜冻不流。日暮满天风雨恶,不知何处是廉州。

滟滪堆前十二滩,滩声破胆落奔湍。巴人缓步牵江去,楚客齐歌行路难。

香散天街静玉珂,露台风殿夜如何。
星从河汉澹中落,秋在梧桐疏处多。
鸾影不曾离宝鉴,蛛丝先已缀金梭。
君王茧馆询遗事,却拟銮车共载过。

承恩送舅向江乡,盛事无须说渭阳。司马共称良史氏,子云仍摄校书郎。

溪头春茗含烟碧,舟底鲈鱼入馔香。谁道锦还从昔少,十年三度见登堂。

行迹年来到处希,独於岩壑有深期。
鹅溪道士能相属,请和空山木落诗。
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
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
三春采采为蚕供,衣被生灵独有功。
野外谩多閒草木,可惭无计谢东风。

宿雨初晴水满川,课农好趁绿阴天。官除教养原无事,民力耕耘定有年。

北郭烟云归石屋,西园风景胜花田。他时若订林泉约,如此溪山拟卜迁。

五亩溪园锁绿阴,红尘何事恰相侵。人生安得尽如意,世事但求无愧心。

却喜他山真有石,休言同舍误持金。重裘著罢春寒退,静掩书斋抱膝吟。

向晚出林麓,思君隔瀼湾。
因看云过岭,不觉日沉山。
犬吠疏篱下,牛归古道间。
一声何处笛,明月上松关。
夷门秋水亭,梁王古台下。
台前旧堤路,尽日无车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