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天日晦,到山云雾敛。行行过丛薄,上上历重隒。
牛头路转多,马足力已减。钟磬半空闻,楼阁经月掩。
洞古鬼斧凿,岚湿神汁染。松桧交撑拄,梅竹相摩飐。
断壑接飞栈,高栖傍虚厂。陛层户阸塞,台抗山卑贬。
俯视却以畏,仰登进以渐。入室洒扫灿,登堂像设俨。
臂垆行清氛,心灯烱寒焰。破席坐蒲团,弊案拂藤簟。
山蔬荐薇蕨,水果摘菱芡。禅谈转虚旷,诗话涉幽险。
天机惊斡旋,俗病谢针砭。酒酣兴益发,乐极心尚歉。
深入兜率岩,危倚浮屠槛。长江怒龙奔,乱冈渴虎舚。
卓锡崖泉迸,饮马池波潋。唐经翻贝叶,汉封遗玉检。
履迹傍石寻,鼎识索图辨。珍怪森前列,造化宁予俭。
嘉愿久未酬,兹游良不忝。狂呼拟登华,清赏讶入剡。
远游神汗漫,微诵口喁噞。斗奇谁及韩,得趣吾与点。
凉飙撼东阁,夕晖落西崦。树杪残声嘒,塔角归翼闪。
理鞍问前路,穿林越荒堑。回忆山中人,幽梦生夜魇。
白云湖上华阳山,那得相看不醉还。明日蓬蒿三径没,谁怜长史在人间。
今朝乃是三月三,三分春色二分去。一分春色能几多,吟翁老病无如何。
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其时人物如神仙,手携酒榼擎花枝。
人不惜钱似痴騃,乞者与之见者买。人人俱著好衣裳,处处纷纷成五采。
山上山前闹如市,人半归时城欲闭。西溪最是柏坡头,人家占却无閒地。
更有几处入城早,清明上巳踏芳草。若无疾病与死亡,人家大抵无烦恼。
脩竹比君子,好山如故人。先生归栗里,无复见清新。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枯莽委岩趾,槁箨陨林梢。高下虽殊科,零落固同朝。
念我非金石,胡为长郁陶。人生本物旅,大化谁能超。
以此慰我怀,援笔成长谣。耀灵驰西陆,少昊司秋节。
翩翩野藿飞,澄澄寒潭洁。我生多艰虞,览物难为悦。
时往若驰波,一逝不可辍。来忧如循环,百转还相结。
御风伤绤絺,卒岁无衣褐。徘徊终何之,对影惟明月。
唐虞邈以远,禹汤亦悠悠。周辙一东狩,王纲遂漂流。
春秋更五霸,日日寻戈矛。陵夷逮七国,斯民益无聊。
战血满沟堑,杀星入云霄。商君佐嬴秦,变法开田畴。
积强至六世,虎视吞诸侯。宰割天下地,郡县罗九州。
焚香任法律,儒士咸虔刘。汉皇起丰沛,三尺诛民雠。
开基四百年,烈烈壮鸿猷。惜哉英明主,不学遗远谋。
一时侩狗徒,赞业非伊周。遂使皇王政,废堕不复修。
此机一以失,馀恨空千秋。
首夏气恢台,览书竟每昼。书中多其词,检括理必覆。
彼俱陈死人,潜魂听鞫究。贤愚止两门,蹈蹠有万构。
肘足韩魏接,肝胆楚越斗。少忍俟其定,钟鸣彻尽漏。
吾观古今来,亟亟总为救。烈火烧坤原,昏波泛天霤。
救者苟未止,天地乃考寿。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