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不住的猿啼声中去踏访高唐神庙,再往前走,渐渐地使看到烟霞缈,草木散发着迷人的脚香。

看到这山色,真的就像宋玉《高唐赋》,所描绘的那般美丽,远方的水声也好似在为楚襄王低声哭诉。

楚襄王听宋玉讲了楚怀王夜梦神女之事,亦心向往之,却被神女拒绝。最后在楚襄王统治时期,楚国逐渐走向败亡。

巫山庙前种了如此多的柳树,柳枝在空中翻飞舞动,柳叶好像要与女子的眉毛争个短长,可惜已无人欣赏,唯有独自惆怅寂寞

注释

巫山庙:在长江三峡神女峰。

访:又作“望”。高唐:观名,此即指巫山庙。

宋玉:战国楚国人,为楚大夫,楚辞作家。

襄王:即楚襄王。楚襄王与神女遇于巫山之阳。

阳台:男女幽会。神女谓襄王曰:“妾,巫山神女也;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惆怅:指伤感。

赏析

  这是一首绝妙的七律之作。首联写巫山庙的环境。颔联承上,由巫山神话,引出《高唐赋》的作者宋玉。最后两句进一步将自己的慨叹和惋惜推向高潮。诗中虽然写有宋玉,也是在写作者自己。寄托了作者的无奈和感伤。作者采用了先赋后比的写作手法,借以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怀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人烟霞草木香”,这一句是从近景来描写的,读来仿佛身临其境通真。有不住的猿声,有缥缈的烟雾,有醉人的芳香,以声、色、味来构成了整幅立体画面。随着诗人先是进入凄厉神秘的处所,后才渐入迷人的佳境。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山色与水声对仗工整,同时一静一动,恰似一幅山水画。这是诗人远远观望的结果,是远景的描写。宋玉与楚襄王同是楚国人,此处引用二人的典故,更增加了高唐观的历史韵味,同时也吸引着诗人继续探寻。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宋玉《高唐赋》中描写神女在离开楚襄王的时候告辞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诗人在这里化用这些史实与典故,暗含规劝之意。作为一个乐妓,诗人能有如此见识,在韦皋及当时众人看来是大为叹服了,这样诗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同时这一典故还有另一层寓示若君臣遇合之难。神女居于巫山之阳,中间有高丘阻隔,所以要想遇见知遇者,可谓难上加难。诗人在心中不断慨叹,自己空有文学诗才,而未遇到赏识者,是何其的不幸。

  “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古人常用柳叶比喻女子的眉毛。诗人虽有满腹才华,但是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她也不得不正视这一点,而为自己的不幸身世遭遇慨叹。这也许是对韦皋的一种故意试探,后来韦皋意欲授予其“女校书”职也正说明了诗人以退为进的聪明之举。

创作背景

据说贞元初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早闻薛涛大名,很想召入府。韦皋是个文人,书法很有一套,也懂诗。第一次见面,韦皋想试探一下薛涛的诗文水平,就让她当面赋诗,题目不限。薛涛略微思索,就写出了这首诗。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猜你喜欢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路旁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瑞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客语先生,唶汝鹌鹑,才乎不才。纵遇敌争能,差强燕雀,为人穿鼻,终是驽骀。

尽日啁啾,一身眇小,只合充庖佐酒杯。因何事,却烦人把握,费尔安排。

王褒僮约新裁。更每日奔驰一百回。要新魁就浴,甫令东去,故雄觅粒,旋遣西来。

樊笼盈庭,屠沽入座,恐累先生盛德哉。驱之使,算豢龙非计,好鹤为灾。

白发华灯一夜春,江南江北两穷鳞。飞腾有地归尘土,诃护无钱役鬼神。

物以泡名终合尽,家随身在更何贫。清诗素壁犹堪玩,休羡扬州鹤上人。

危言且危行,初不求自全。今年君六十,得全岂非天。

世乱安所归,麻鞋直经筵。君臣幸相保,忧患犹无边。

老来益强固,劲烈逾壮年。中兴可立待,会使国命延。

寿考兼令名,青史已足传。苟生彼何取,期颐嗟褚渊。

前年离长安,与公为死诀。长安门外长乐坡,胸中壮气浑消磨。

其时夜宿灞桥上,梦中勒马犹西望。江淮之上情愈劳,去年曾寄西山高。

今年今日春将归,春风不似秋风时。山阳数月雨不止,泥深穷巷行人稀。

忽闻公死终南山,坐中忽过东西关。黄泉一去几万里,吁嗟公兮何时还。

盂有水兮无食荐,烹有茶兮无酒奠。魂兮来兮不可知,来若飘风去如电。

报恩之事终有期,未必儒生只贫贱。

玉女投壶天大笑,千寻火炬当空照。老龙行迟天忽怒,雷车壮士?连鼓。

黑鳞铁甲十万许,急把银河倾作雨。

闻说君家有水栀,虬枝怪石眼前稀。何如借与销长夏,待得寒窗却送归。

猛虎潜深山。
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
客行苦心伤。

归隐柴桑计已成,行歌曳履作商声。朝廷有诏徵遗逸,刺史无人识姓名。

山鸟下阶窥饮器,野猿移石置棋枰。西风茅屋年年捲,惟有黄花不世情。

驱车出东门,怅望东门道。
折兰赠所思,所赠非所好。
岂无千丈红,相媚一饷好。
终然失所非,不肯寘怀抱。
秋风日以高,玄发日以缟。
攜兰种幽谷,佩服从吾老。

青山缭绕霞为岛,绿水萦流玉作楹。龙骑虹旌云不断,乘风一夜下飞琼。

灯前夜夜金钱卜,细数行人。梦绕离亭。水驿烟村第几程。

年来惯是轻离别。坠雨零星。寥落诗魂。只剩当时月一痕。

梦入愁乡初醒。犹有残灯相映。铁马寂无声,金鸭沉烟已烬。

清冷。清冷。谁念绣衾孤另。

催去。难住。声声杜宇。梨花春雪。杏花春雨,毕竟春归何处。

问春春不语。

可堪又是人离别。愁千结。唱罢阳光叠。恨匆匆。泪溶溶。

郎踪。屏山十二重。

琐闼无堪早退藏,衰年幸得病躯康。分曹校射依芳树,对景开樽乐小庄。

休言席上杯盘恶,且喜壶中日月长。况是吾人俱白首,更忧何事不徜徉。

古人之心不可寻,飒然秋风一室深。还留古人精爽在,鸾飘凤泊纷来临。

君家丈人爱书画,料简不使虫埃侵。中庭暴畏风日捐,悬之素壁高堂阴。

海王村中走仆仆,君从而后游书林。各投所好望门入,此时父子忽异心。

米老蒐奇有古癖,王充入市惟书淫。归来堆叠满箧几,论价不惜酬兼金。

俸钱到手便倾付,清茶展对喜溢襟。君之蓄书求有字,纸板不辨古与今。

未若丈人精品目,缣素甲乙排森森。朱繇铁石不遣慁,九原唤起欣知音。

夜阑直恐虹贯月,四边金薤垂琅琳。卧游傥欲众山响,中坐一鼓龙唇琴。

淡烟漠漠护重阴,思入罗浮梦已深。对月应怜清夜影,怀人空寄岁寒心。

云横渭北家千里,春到江南雪一林。谁向天涯问消息,好从孤管写馀音。

寒山无恙隔层阴,一缕相思为尔深。梦后何人同载酒,花时有客独关心。

飞来晴雪春留影,相送前溪月在林。官阁吟成应寄兴,不教空谷误跫音。

紫桐廊畔春如画,分明碧城十二。刻玉蟠螭,泥金写凤,短短回文轻护。

萦云宝炷。恰界破方花,书成梵字。古础苔衣,秋痕晕上几重翠。

谁教珠袖频拂,怕桐花宵坠,吹遍清露。佛髻螺明,仙铢钿滑,宫样沉香小制。

雪狸曾误。只顗觑庭阴,玲珑穿去。冷压柔枝,夜凉花欲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