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几(一○○八~一○八八),字伯寿,号玉华庵主(《风月堂诗话》),洛阳(今属河南)人。仁宗朝进士(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五)。通判邠州,知宁州。英宗时为秦凤总管。神宗时以秘书监致仕,隐居嵩山玉华峰下。哲宗元祐三年卒,年八十。
百里仙山气象雄,参差峰岫翠成丛。云骈鹤驭今何处,丹灶依然洞穴中。
驱车维仲夏,骆马日啴啴。西照奄然没,南薰惨不欢。
客怀非一事,天步值多难。晨发污尘满,昏停长夜漫。
居行同怵惕,来往共辛酸。细听途旁语,备言当日端。
一朝鸱义突,万族豕蛇残。双泪迎锋镝,孱魂失羽翰。
奔逃生莫倚,枕藉死相看。林鸟悲巢失,枯鱼泣水乾。
芟夷及草木,存活少羸单。白骨谁当掩,青燐每自叹。
遗人归烬土,故井积腥干。野哭千家咽,阴风六月寒。
孤儿号独影,鬼妇掩馀瘢。转壑形方继,燎原势未殚。
旌旗朝夕至,戎马近遥欢。兵法先批捣,寇情复转丸。
谣词多反侧,偶语半顽奸。所见皆传火,尚闻有揭竿。
张皇畴振旅,慎固孰瘝官。已失备无患,当思危得安。
眼疮何以补,心肉莫徒剜。髀拊须颇牧,罝施必纠桓。
自嗟行踽踽,空抱意慱慱。谁忍千挥血,无缘一洒丹。
将军今在阃,国士待登坛。岂但歌牛角,终须顾马鞍。
域中平小丑,关外斩楼兰。伫望搀抢落,先令南顾宽。
今朝乃是三月三,三分春色二分去。一分春色能几多,吟翁老病无如何。
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其时人物如神仙,手携酒榼擎花枝。
人不惜钱似痴騃,乞者与之见者买。人人俱著好衣裳,处处纷纷成五采。
山上山前闹如市,人半归时城欲闭。西溪最是柏坡头,人家占却无閒地。
更有几处入城早,清明上巳踏芳草。若无疾病与死亡,人家大抵无烦恼。
实地从来着脚安,好脩纕蕙更纫兰。贵游淡似孤寒士,达宦贫于初品官。
医国名方留肘后,忧民心事集眉端。浮荣过眼同归尽,独鲁灵光耐久看。
越水吴山,恍是梦中归路。萍踪无定,不管黄花吐。
重阳过也,犹作满城风雨。水天云淡,画船曾驻。
烟雨楼台,醉月吟风何处。此时堪叹,但有愁无数。
停杯试问,空目断西陵渡。几声征雁,横空飞去。
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
束住洪流闪落晖,丸泥封谷力犹微。吞吴望蜀神如在,临水登山客未归。
虹吸惊潮趋石窟,鹘巢危岊守岩扉。由来设险非天堑,飞渡何人振铁衣。
诗人真诳我,穷极未能工。潦倒蓬茅底,沈吟风雨中。
鬓丝搔欲白,囊血呕难红。岛佛须金铸,转惭敝橐空。
风捲寒云收晓晴,岩岩白石自天生。远看似雪还非雪,有物元来是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