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宣徽挽歌二首

维岳人皆仰,长城众所依。
远猷方克壮,昭世忽长违。
象设俨如在,英灵窅不归。
唯应令名久,竹素蔼余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清浅陂塘藕叶干。细风疏雨鹭鸶寒。半垂帘幕倚阑干。
惆怅窃香人不见,几回憔悴后庭兰。行云可是渡江难。
朝来转西风,天巧借吾便。
解维湓江口,去若弦上箭。
水光漾朝曦,过浪制惊电。
周旋谢神贶,冠坐敢不变。
期须走四驿,挽仰蓦二县。
谁知久留滞,一旦乃适愿。
吾闻信由中,溪毛可羞荐。
咄哉和氏璞,底事待三献。
亨否自有时,时亨百无谴。
雷声在渊默,若讷故大辨。
千岩与万壑,左右供几砚。
落帆风亦止,璧月熨江练。
郄家庭树下,几度醉春风。今日花还发,当时事不同。
流言应未息,直道竟难通。徒遣相思者,悲歌向暮空。
深庭夜寂,但凉蟾如昼。鹊起高槐露华透。听曲楼玉管,吹彻伊州,金钏响,轧轧朱扉暗扣。
迎人巧笑道,好个今宵,怎不相寻暂携手。见淡净晚妆残,对月偏宜,多情更、越饶纤瘦。早促分飞霎时休,便恰似阳台,梦云归后。
何必要识面,见诗惊苦心。此门从自古,难学至如今。
青草湖云阔,黄陵庙木深。精搜当好景,得即动知音。

当时传檄开荒令,今日关门逐客书。浪诩皇华夸汉大,请看黄种受人锄。

库门东去意苍茫,泗水西流向夕阳。陵上白云留少皞,地中黄土认空桑。

策书字在郊麟死,钟鼓声销海鸟藏。过客未谈三古事,莫教先赋鲁灵光。

紫瑶阙上烟霞晓,赤玉阶前剑佩齐。十二金童传诏罢,云冠星弁一时低。

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神不死。

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我今诵诗篇,乱发飘萧寒。

若非胸中湖海阔,定有九曲蛟龙蟠。却忆金銮殿上见天子,玉山巳颓扶不起。

脱靴力士秪羞颜,捧砚杨妃劳玉指。当时豪侠应一人,岂爱富贵留其身。

归来长安弄明月,从此不复朝金阙。酒家有酒频典衣,日日醉倒身忘归。

诗成不?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丈夫襟怀真磊落,将口谈天日月薄。

泰山高兮高可夷,沧海深兮深可涸。惟有李白天才夺造化,世人孰得窥其作。

我言李白古无双,至今采石生辉光。嗟哉石崇空豪富,终当埋没声不扬。

黄金白璧不足贵,但愿男儿有笔如长杠。

半落釭花午夜闲,戍衣裁就寄君难。雁来不带平安字,却带边风入帐寒。

怅独立兮思君,渺予怀兮缤纷。俨音容兮如昨,思之苦兮言不成文。

天地辽邈兮公今何之,遍历寰宇兮公归无时。东挂弓兮扶桑,凌万顷兮茫茫。

为观日兮忘归,岂沧海兮无梁。北饮马兮渤海,涉幽都兮屡惊以骇。

疑道路兮孔艰,忽回辕兮中改。西揽辔兮流沙,问借宿兮谁家。

寻青牛兮旧路,为聃老兮停车。南弭节兮百粤,探蛟龙兮窟穴。

时海上兮遨游,弄明珠兮夜月。公挟元气兮与居,出有入无兮归于大初。

梧桐影薄兮凤凰饥,丛薄不深兮麒麟絷羁。安得归公兮相与遨嬉。

重曰骥马千里兮扼于中道,塞草秋黄兮商飙浩浩。

长剑倚天兮殒于中宵,河汉凄凉兮斗牛寂寥。我调丹青兮绘公肺腑,意长笔短兮颇觉心苦。

闽海之涯兮闽山之阿,招公不来兮涕泗滂沱。

记得兰亭祓禊辰,今朝兼是永和春。
一觞一咏无诗侣,病倚山窗忆故人。

春楼梦,夜闭绿窗纱。微有低声传烛剪,断无私语卜灯花。

楼外柳藏鸦。

时人蕲惜千金费,肯似俞郎买竹栽。老节尚封南涧雪,定交新得北枝梅。

幽禽亦自知人意,度日频能为我来。十饭未妨全不肉,上番春笋待新雷。

蛩雨落灯昏,帘湿月黄风急。梦入苍烟人语,动梅根消息。

平芜立处是天涯,愁剩一江碧。鸦外青青数点,似楼兰山色。

淮阳怆别已多时,夙夜常怀命驾私。素志乖违离膝下,微躬牢落向天涯。

西风衰柳寒蝉咽,落日荒村瘦马迟。却忆霜台人似玉,一樽何日话襟期。

解组归来日下帷,拈毫辄与古人期。诗方范陆差相亚,词拟周秦更勿疑。

乏食耻炊同舍釜,罢官孰寄草堂资?侍儿也为先生惜,满腹牢骚不合时。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慈。
卧云知独处,望月忆同时。忽枉缄中赠,琼瑶满手持。

融融春色海云东,峰点青螺晓日笼。树里楼台斜间绿,水边栏槛熌高红。

松声谡谡闻清梵,香气微微逗晚风。伫立溪桥心已远,不知身在画图中。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後即安。卿大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