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农事艰难古所怜,一生几度遇丰年。若非圣世轻租税,逐末何人肯力田。
素天分雁轸。话梦影扬州,月痕初晕。情波寄兰讯。
又鱼笺唾湿,麝煤心印。琴歌兴引。且漫说、游踪未准。
但匆匆、侧帽吟来,输与旧时青鬓。
还问。双藤在否,络架扶墙,几番红褪。交枝翠隐。苍藓路,有谁认。
怕幽禽忘了,花魂清瘦,却道栖香正稳。倚黄昏、栏角尖风,峭寒自忍。
晨朝不举火,去扣故人门。坐见相忘意,终衔一饭恩。
酝谋苏轼妇,蔬摘长卿园。童稚能看一,文章不讳言。
粗豪吾岂敢,道谊尔应存。陶令时独往,杜陵岁七奔。
从来略温饱,以此信乾坤。万事羁孤极,元凭好弟昆。
惨恻壮士别,哽咽止复说。妖尘污后土,臣子愤所切。
扬威激骁勇,振义戢顽劣。差差战飞霜,屹屹壁立铁。
崆峒兀危倚,章水不可越。舳舻亘缥疾,旌旆森侧叠。
熊罴方蓄锐,蛇虺政蟠结。由来国中士,当作天下杰。
轩轩扫霾雾,炳炳揭日月。侧闻王师至,冠盖相填接。
双江波涛急,浩荡壮心折。往者靖四隅,屡战非小捷。
何由濯炎酷,万里洒飞雪。永慰涂炭民,呻吟化欣悦。
到来何处访神仙,却有诗人彩笔传。我为耽吟须断矣,翁因索句鬓苍然。
但忻张野投三影,差胜刘郎选一钱。此别匆匆留不住,天涯鸿爪笑缘悭。
今晨不可出,大风吹我帷。陋巷泥沮洳,空墙雨淋漓。
研朱课儿书,冥思解群疑。敲门童子来,袖有止酒诗。
读之至再三,击节喜且悲。若饮此玄酒,揖让陶唐时。
峨峨古冠裳,执彼璋与圭。短褐才掩胫,藜藿空忘饥。
风雅久已衰,作者微君谁?嗟我重景仰,老大将何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