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胡文学惠水牛图二卷

牛生天地间,益物用最大。
其功配坤地,彖爻参众卦。
血毛类上帝,胖蚃景福介。
宗庙及宾客,百礼无不在。
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赖。
服箱走四方,竭力任重载。
昔闻载叟笑,图写穷织芥。
胡君继其妙,差肩立异代。
公卿仰名声,一观一可丐。
如何散贱者,遽有双图赉。
所嗟性颛愚,雅不晓佳画。
有如歌九韶,钟鼓乐声聩。
得之乃虚器,无异居大蔡。
神物恐化去,产召风雨怪。
双图虽卷还,重贶敢不拜。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佳月妒纤云,微和扇东风。聊持一杯渌,共此千灯红。

吾宗延阁英,圣学与天通。且最治郡课,遂收活国功。

衣法曾传莫己知,两山禅定了何疑。本无一物非何有,大道宁嫌得小儿。

鸣榔惊起鹭鸶飞。山远水瀰瀰。米贱茅柴酒美,霜清螃蟹螯肥。
人生所贵,逍遥快意,此外皆非。却笑东山太傅,几曾梦见蓑衣。
圣贤事业在心槃,禹稷颜回岂异观。
世故波澜同起灭,姓名千古要清寒。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一角青山侧。是何年、仙人楼阁,幽人泉石。见说莺骖飞去久,高隐又成遗迹。

闲却了、半湖春色。断碣残阳迷故址,短长条、杨柳烟如织。

谁问到,几时碧。

清门雅望今犹昔。拓轩窗、西泠桥畔,招来游屐。日日置身图画里,不放酒樽吟笔。

看翠挹、峰南峰北。笑指梅花林处士,喜旧时、明月君能识。

试吹起,一枝笛。

彩侍过丘林,星行忽一周。
春晖今已矣,涕泪不能收。
欲作银河落,支筇仰面看。
会须雷电散,已觉逼人寒。
东风小院阑干曲,满地梨花涴香玉。
金囟昼静燕初闲,火养沉烟一丝绿。
美人消瘦桃花肌,春腰玉减一尺围。
碧纱帐小蝉翅薄,睡损舞裙金缕衣。
绿云盘盘堆枕重,翠滑斜偏小金凤。
啼杀流莺唤不醒,风流政作江南梦。
槛前芍药吹幽香,隔花玉漏声正长。
冶情荡漾收不得,误随蝶过东家墙。
东家墙里新妆女,两两三三喧笑语。
西亭昨夜烂张筵,烛腻铜盘照歌舞。

至日郊原拥节旄,先茔躬得奉牲醪。霜威压野寒方重,山色凌虚气自高。

衣锦不来夸富贵,报亲惟切念劬劳。连村父老欢相迓,因劝勤耕候土膏。

遥山近山青欲滴,大木小木叶已疏。斜日疏篁无鸟雀,一湾溪水数函书。

西风落叶共萧飕,百感中来不自由。豪客空携铁如意,舞嬛徒费锦缠头。

曳过雨脚云归岫,涌出山头月满楼。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尽古今愁。

月晕晓围城,风高夜斫营。角声寒水动,弓势断鸿惊。

利镞穿吴甲,长戈断楚缨。回看经战处,惨淡暮烟生。

高阁钟初殷,层城月未光。净空含宇大,卧斗带星长。

暗觉巢乌动,清闻露菊香。谁家砧杵急,应怯莫天凉。

传闻此山分蓬岛,锦绣青霞叠相向。飞云通天两绝奇,更出上界三峰上。

凌乘汗漫不可得,倩谁图画丹青状。朝真学道走俗子,纪实留题出宗匠。

何当步虚蹑太微,森列金庭五云仗。祇园琳宇出崔嵬,郁葱佳气天容开。

回头却立睨人境,渺渺瘴雾驱氛埃。非惟此地相引领,叹我为尔胡为来。

他年欲访经行处,请看姓字镵岩隈。

度关山,循九州,
省耕宽徭询明幽。人为贵兮,
哀我人斯敢予休。

亲提义旅虎台西,夜向荒祠藉草栖。秉烛措筹劳待旦,雄心起舞陋闻鸡。

二七之数原属火,此七十二水不乾。一日涉水七十二,过水更比过火难。

五月廿日我到此,卓午方开翟家市。象促征夫趁前程,亭长攀辕曰止止。

此去七十二涧河,桃岭雪山风雨多。山雨每于午后酿,新涨一来人葬波。

前年豫省兵饷到,使君不听良言告。严催车马向前行,自揽花骢作先导。

岂知霎时两满山,山涛四面来更暴。人骑行李没处寻,半剩饷车在泥淖。

与君同是解饷人,其余不必为君道。君请权停半日骖,行止明晨仆来报。

闻言我且宿邸家,次晓红旭弄川华。万里无云天正好,急命仆夫起群车。

果然盘山夹一涧,一涧屈曲走惊蛇。断岸千尺攀不上,旁涧四出乱如麻。

何年吴璘开地网,到此真同井底蛙。桥彴舟楫两难施,涉者褰裳等跳虾。

车声邻邻轮齧石,马行蹙蹙踬语沙。虎豹虬龙各千状,鸟不成鸟花不花。

前到会宁五十里,邑宰遣人特道喜。我自过来觉平常,不料逾时飞白雨。

若使此时涧中行,随波逐浪可知矣。想见大雨时行时,行人多似尾生死。

我闻秦始皇,鞭石有奇方,何不驱此陵谷作平场。

又闻西蜀王,五丁开径荒,何不凿此山腰走康庄。

我欲运南山之石,炼汾水之钢,选邓林之乔木,采渭川之修篁,访名匠于鲁宋,在此百丈崖上,造成七十二座跨水梁。

小亭斜著青松阴,飞泉百道知山深。峭石壁立百削玉,枯树倒出如抽簪。

清游有客携诗简,扁舟无帆不要风。疑是昔年经过处,秭归西上峰丛丛。

西风响高树,乡梦去帆前。稚子衡门下,先茔乱叶边。

老来多一出,归去恰经年。海燕巢何晚,秋期落尔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