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伯纯见寄

一从高迹隐林坰,城郭登临不共行。流水高山谁得解,暮云春树几多情。

平湖远汉空明山,落日群峰紫翠横。已喜芳邻近得接,好怀那惜向君倾。

(1331—1395)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猜你喜欢
邺下杀才子,苍茫冤气凝。枯杨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马鬣今无所,龙门昔共登。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
知因公望掩能文,誓激明诚在致君。曾罢双旌瞻白日,
犹将一剑许黄云。摇窗竹色留僧语,入院松声共鹤闻,
莫被此心生晚计,镇南人忆杜将军。
风雨潇潇旧满城。今年九日十分晴。且同北海邀佳客,共向东篱看落英。
罗绮队,管弦声。银山高处好同登。催租岂解妨诗兴,自是潘郎句未成。
蒙蒙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鞦韆。

冶叶倡条编茁芽,双瞳剪水髻堆鸦。春风吹化华夷界,真见葡萄属汉家。

一雨江城动再旬,酒杯频共落花春。我还故里如羁旅,君作嘉宾即比邻。

待价超腾千里足,著书衰谢百年身。耄期若果符相许,车笠毋忘问钓纶。

未须弹。锦字两行妆宝扇。扇中鸾影迷娇面。兰叶歌翻春事空,孤凤离鸾两含怨
含怨。两颦浅。羽髻云鬟低玉燕。绿沈香底金鹅扇。隐隐花枝轻颤。当筵不放红云转。正是玉壶春满。

清溪物色亦消忧,风雨何辞有滞留。定似湖边钓鱼客,一生家事托孤舟。

落木稀疏存叶丹,别筵秋兴杂悲欢。主人爱客愿少驻,老子为君加一餐。

萧相河山馀带砺,谢公子弟悉芝兰。会因休沐观歌舞,正赖微官谒禁宽。

我行向东郊,徘徊望秋树。落日四无人,汩汩水东注。

禾黍互高低,鸟雀惊迟暮。即此怀旧山,伫立不能去。

津亭黯然别,芦苇风萧萧。舟中有明月,庶几慰寂寥。

九曲池边第一开,舣舟同赏尽高才。弯流自得黄河势,怪石应从紫阁来。

尘外恍迷仙境界,竹间深有古亭台。徘徊复至丰碑下,花萼吁嗟作盗灰。

定归曾谑卫,荐食亦方吴。嗜仅贪糠核,行多负垢涂。

不惭形壅肿,自喜腹膏腴。入笠何烦尔,真宜付狗屠。

绮楼人去物华非,晓院花寒苜蓿肥。最是春风双燕子,呢喃还傍旧巢飞。

高楼临古岸,野步晚来登。江水因寒落,山云为雪凝。
远村虽入望,危槛不堪凭。亲老未归去,乡愁徒自兴。

萧瑟闲庭院。掩文窗、薄寒料峭,暗灯频剪。从道宵长莲漏永,比似闲愁还短。

化万缕、萦缠如茧。款约轻魂随梦去,绕天涯、不怕风吹断。

檐铎语,又惊转。

一九冷魂霜华满。算年年、照人如镜,几般愁怨。惆怅家园心飘渺,多少海思霞念。

恐次日、遂成虚愿。可惜江南花月好,到春来、空付莺和燕。

归途杳,碧云远。

名山几度欲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
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

秋老山峦携屐行,窑潭旧迹动幽情。花开曲径烟深护,人过疏林鸟不惊。

涧底数声钟欲晚,峰前一缕月初生。尘缘到此浑如洗,放眼危楼万象清。

腊月八夜眼见鬼,便开大口说道理。
若向衲僧门下过,烂槌一顿无疑矣。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