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破浣溪沙

滟滟波光绿似醅。茸茸草色嫩如苔。只有轻寒浑不定,晚还来。

落梅村里昏鸦远,摆柳风前候雁回。明日新晴堪眺望,上春台。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你喜欢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惜君滞南楚,枳棘徒栖凤。独与千里帆,春风远相送。
此行山水好,时物亦应众。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相期丹霄路,遥听清风颂。勿为州县卑,时来自为用。
式也堪其选,非赀所可为。
谁知省郎者,自处牧羊儿。
夜襆青绫被,晨趋白玉墀。
都忘列宿贵,甘慕乘田卑。
衣布犹平日,烹桑声一时。
回头怜犬子,空献上林辞。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
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閒六月秋。千古山河雄朔部,四时风月入南楼。

汉家战伐云千里,唐里英雄土一丘。系马曲栏搔首望,晚来閒杀钓渔舟。

独上荒亭数过帆,横林疎处见苍湾。
固知不入豪华眼,送与凫鸥自在看。

六时佛火明珠缀,午后茶烟出翠微。萦砌乳泉梳石发,滴松银露洗墙衣。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遥领短兵登陇首,
独横长剑向河源。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仑。

邮馆侵晨举别觞,一时佳节遇重阳。莫悲白首分行袂,且伴黄花入醉乡。

旅雁带霜横寒阵,香萸和露贮宫囊。诸君送我无多念,病质将休昼锦堂。

性质宜沙地,栽培属夏畦。熟登甘似芋,生荐脆如梨。

老病消凝滞,奇功直品题。故园长尺许,青叶更堪齑。

柳叶森森暗马头,归来洛社自风流。壶中醉醒三千界,局上翰赢七十秋。

居僻子云能拟易,月明庾亮健登楼。兴来琢句髯应断,岁岁春光次第收。

江南天远。往事回肠转。去日苦长来日短。一缕离情不断。

最思小阮英才。宾鸿曾寄书回。良马岂堪伏枥,壮游须上燕台。

莫问天台落日愁,桃花片片水悠悠。
寒窗一闭秦箫月,惹得人呼燕子楼。

野兴随樵牧,行歌归渐昏。疏林争宿鸟,落日失孤村。

客子犹闲立,农家早闭门。忽然山月吐,疑是在东屯。

凉气萧萧坐久生。风吹败叶落闲庭。窗纸响,砌蛩吟。

残月依依影半明。

少陵诗一编,光燄腾万丈。草堂有遗祠,花时恣探赏。

良朋联胜会,马齿惭虚长。篮舆穿林入,野竹淩霄上。

百花媚古潭,千载勤遐想。许子今词伯,高吟共繁响。

琼瑶昨见报,清激绝摹仿。只愧坳堂水,难为沧海仰。

小池一篑盈,杜厦万间广。临渊深浅殊,问君焉结网。

鬓云斜亸凤钗横,偷折花枝傍水行。更有恼人肠断处,慢回娇眼笑盈盈。

江南好,最爱晚晴时。一缕断红收宿雨,半湖新绿漾菱丝。

谱入竹枝词。

路转千门紫陌偏,一时佳丽在平泉。握兰并集云霄侣,调雪还开玳瑁筵。

庭际疏花燃细雨,苑边高柳出鸣蝉。清游不尽追欢兴,回首层城起暮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