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夜宿瓜洲,有感于人生行旅,漂泊无定,遂作此寄托情怀。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县南,与镇江相对。这时作者供职京师,因事南游,故而在岁月流驶的感伤中又充溢着豪壮的气概。
首三句“瓜步城闉,烟树西津,几回往来”,写作者望中之景。瓜步,镇名,在江苏六合县东南,南临大江,与瓜洲遥遥相望。词人身在瓜洲,却先从瓜步落笔,着意渲染出烟树迷蒙的景氛,再以“几回往来”,将迷蒙中的两地联系起来,同时也表露出词人的奔忙行迹和不安心境。
接以“尽洪涛千丈,鱼龙出没;苍颜十载,鸥鹭惊猜”,又由自身无定形迹和眼前不尽波涛引发想象,转出一层新意。“鸥鹭”语用“鸥鹭忘机”典,《列子·黄帝》载:海上之人有好沤(即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此喻鸥鹭能识机心,对有险恶目的的人亦有“惊猜”之感。后又指隐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陆游《乌夜啼》“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词句,正用此义。这里,词人以达观的心襟,任凭洪涛汹涌,鱼龙潜跃,愿与鸥鹭为盟,远机心之尘务,表现了隐处江湖的情趣。然而,隐处只是意想中事,在此波光迷离的佳境里,词人却羁旅风尘,将匆匆离去,因此又引发出无限感伤:“驿馆荒凉,征鞍牢落,寄语楼船且莫开。”三句以“驿馆”荒凉、“征鞍”牢落同时画出词人孤寂凄凉的心境,寓情于物,借境托情,因而“寄语”楼船,但求安稳一宿,也正是词在行踪动荡中凄凉孤寂心态的又一表露。“寄语楼船且莫开”腾挪摇曳,为下文铺垫,尤见绵密之思。“今宵里,要江声一枕,洗涤羁怀”,意尤转深,既气势旷放,又神韵汪茫。
词的下片,写翌晨词人离瓜洲而去的景况,造语明快,词情奔放。“侵晨风定潮回”,一语回旋,应接上片。“便挂起云帆亦快哉”,张大“风定潮回”的态势,以楼船飞驶,衬托词人欢快心境,而欢快心境之开成,则因夜间“江声”“洗涤羁怀”、荡尽“荒凉牢落”所致,从而显示出游心自然消解愁郁的神力。
“爱金山东畔,天开罨画;银山南下,地涌诗材”,夹叙夹议,触景生情。“金山”在镇江西北。金山之东,天光泄射,是词人仰视之景。银山南下,喻浪涌如山,即所谓“万叠银山寒浪起”(唐张继《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诗)。而接以“地涌诗材”,又贯注强烈的主观意识,写江涛汹涌引动心潮起伏。“冲破晴岚,拂开苍藓,欲纪兹行百尺崖”,即见心潮荡起百尺狂澜,冲决山中雾气,直达高崖之上。
“欲纪”是全句之眼,其中既含有“地涌诗材”的冲动激情,同时又生徬徨踟蹰之意,故而逗出“还停笔,怕吟鞭犹带,京国尘埃”的迟疑恍惚意态,将心绪从放任奔腾处收回现实,提示奔波宦海与陶醉自然的深切矛盾。一“怕”字,写尽词人惟恐人世尘埃玷污江山风情之心态,空谷之怀,深惋之意,于此可窥。
吏方居官时,美誉无不有。及乎恶声出,乃在解官后。
有势易为好,无势易为丑。万事要诸终,公论翻覆手。
请看楚大夫,得代数年久。两邑父老言,至今不改口。
予决未始私,馈献无所受。不为病留此,热官已唾取。
鼎贵何足云,人当论贤否。黟歙君桐乡,此亦足不朽。
丈夫生世间,如彼长江水。潴则渊渟渟,流则浩弥弥。
建业与立言,随时任所履。何足芥胸怀,行藏判忧喜。
吾观古圣贤,欲为苍生起。枘凿苦不投,皇皇未肯止。
下以舒屯蒙,上以存燮理。天命苟有涯,历聘徒劳只。
不见稷契坟,空山亦土垒。
宿雨郊原润,新晴禾黍香。天高晨气静,地阔野风凉。
忽忽忧群盗,悁悁怀故乡。摄官聊免死,何敢论行藏。
望山山可怜,到山已忘山。问我到山意,此意亦忘言。
忘言是忘我,安知山为大。山上不属山,空中一鸟过。
陌上论交意总殷,眼中谁是峄阳君。如何同作东山隐,却隔山前一片云。
著手妙文君自富,搜肠拙什我偏迟。森严旗鼓条侯垒,骚雅源流屈子辞。
反正自惭才思乏,背公敢怨有司私。篇徵急就怀前哲,博士而今见侍其。
小院临池无路通,道心常与竹心空。幽扉半掩林间雨,清磬遥传渡口风。
折苇客来青嶂外,隔江人卧白云中。莫言世外甘岑寂,杀贼论兵烛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