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索镜

情亲留故镜,贱子感遗簪。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

珠还仍向浦,鹊绕会归林。早晚清光至,窥予白发亲。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淮海生云暮惨澹,广陵城头鼙鼓暗,寒声坎坎风动边。
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坎。又如虏骑截辽水,
胡马不食仰朔天。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
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竹园鼓水净,风苑雪烟开。
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廉纖小雨湿相欺,病客无悰昼掩扉。
自转巫屏遮午枕,一窗寒梦绕亲闱。

新得佳人与护持,不愁撚断苦吟时。但妨说有谈空口,怒触河东夜半狮。

江南道里长,荆襄在何处。闻郎昨夜语,五月潇湘去。

明揩翡翠,软拓琉璃,香风筛动泠泠。玉想潜舒,愁便飏去如萍。

携来白纨宫扇,听雏鬟、倚柳调笙。难禁受,是缠衫露气,拍簟烟声。

不谱石湖仙曲,谱一篇绿意,两迭红情。五百年来,此君叔夏重生。

凉飔渐催秋到,好安排、钿叶蓉屏。歌罢后,看鸳鸯、徐度画棂。

当时折桂共云梯,四十馀年迹久睽。白首为郎方接武,绣衣出使又分携。

放船汴水寒犹浅,跋马都门日欲低。远想清风播仁闻,融融先满浙东西。

杨生头角非凡子,少以医名动州里。胸怀了了中可人,容貌恂恂外如鄙。

前徽未艾足凭藉,论议滔滔有源委。人身造化一天地,敢谓精微尽于此。

中情??不自安,愿就先知问其旨。遁庵先生天下士,挈携陬维为指似。

古人桃源不难到,但恐中心复中止。千金再拜一言重,采掇方书究终始。

姓名会看满人閒,滚滚西驰若汾水。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行尽胡天千万里,唯见黄沙白云起。马饥跑雪衔草根,
人渴敲冰饮流水。燕山仿佛辨烽戍,鼙鼓如闻汉家垒。
努力前程是帝乡,生前免向胡中死。

君才高李可为徒,长爱青丝系玉壶。醉折公卿多慷慨,狂歌闾巷足驩娱。

黄金易得随时散,白璧非轻待价沽。林下幽人感珍赠,阳春端与俗音殊。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
江花绕屋厅事近,烟树连城野趣真。
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

烹茶人外世,遗灶水中央。千载公仍至,茶成水亦香。

炎暑才收流火见。井梧一叶惊秋苑。天隙鳞文云片片。

凉侵面。仰看鸟雀填银汉。

紫芋缸菱香乍荐。山家风味元称善。四野砧声犹未遍。

鹑衣绽。芰荷可制强于绢。

细雨阑珊。江城四月,犹剩馀寒。青粉墙头,绿阴枝上,一点如丸。

拈来个个匀圆。心怯处、盈盈味酸。笑蹙双蛾,画栏斜倚,纤手轻搏。

疲筇扪石上,大野俯栏窥。
洞穴通诸顶,泉流接两地。

寒风发清响,木叶忽纷飞。微月澹樵径,疏烟生竹扉。

隔林深犬吠,远寺夜僧归。闲步寻幽兴,相于拟息机。

久卧思登眺,扶衰谩倚楼。山红斜日映,江白晚烟浮。

行直书空雁,帆欹入浦舟。病身惭食禄,长羡五湖游。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