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位宅守岁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除夕来到兄弟家相聚守岁,筵席上喝着掺了花椒的岁酒。
亲友围坐一堂,马匹在马厩里发出喧杂的声响,排开的火炬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
到了明天,我四十岁这一年就要过完了,虽然正是强仕之年,可是剩下的日子已经像垂垂的夕阳那样了。
谁还想受拘束呢?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吧。
注释
杜位:杜甫的同族兄弟,李林甫的女婿。
守岁:除夕守岁。阿戎: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宋书》:谢惠运初不为父所知,族兄灵运曰:“阿戎才悟如此,而何作常儿遇之。”唐太宗有《守岁》诗:“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孟浩然诗:“守岁接清筵。”则知除夜守岁,唐时风俗然也。《通鉴注》: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宋书》:谢惠连初不为父所知,族兄灵运曰:“阿戎才悟如此,而何作常儿遇之?”【朱注】《南史》:齐王思远,小字阿戎,王晏从弟也,明帝废立,尝规切晏。及晏拜骠骑,谓思远兄思微曰:“隆昌之际,阿戎劝吾自裁,若如其言,岂得有今日?”思远曰:“如阿戎所见,尚未晚也。”诗用阿戎,盖出此耳。胡严曰:阿戎,注家改为阿咸,不知阿咸乃叔侄事,与兄弟不相当。东坡与子由诗“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正喧哗”,亦一时误用耳,不必据以为证。
椒盘颂花:椒盘,旧时风俗,元日以盘盛花椒,饮酒时放入酒中。颂花,《晋书》:刘臻妻陈氏,元旦献椒花颂曰: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崔寔《四民月令》: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进椒酒,从小起。后世率于正月一日,以盘进椒,饮酒则撮置酒中,号椒盘焉。《晋书》:刘臻妻陈氏,元旦献椒花颂曰:“标美灵葩。爰采爰献。”
盍簪:《易-豫》四爻:勿疑朋盍簪。此诗盍簪对列炬,取朋友聚合之意。枥马:枥,马槽。枥马,关在马棚里的马。《易·豫》九四爻:“勿疑朋盍簪。”王弼解盍为合,解答为速,盖因古冠有奔,不谓之眷耳。《程传》则解答为聚,所以聚发也。此诗盖簪对列炬,取朋友聚合之义,直作冠簪说矣,阴铿诗:“亭嘶背枥马。”
沈佺期侍:“岁炬常燃桂。”炬,烛火也。
四十明朝过:《礼记》以四十岁为强仕之年。杜甫天宝十载为四十岁,明日新年,当增一岁。《记》:“四十曰强仕。”【顾注】言四十自明朝而过,则是年正四十也。
夏侯湛《抵疑》:今吾子攀其飞腾之势,挂其羽翼之未。李尤诗:“年岁晚暮日已斜。”
任时诗:“拘束名教里。”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天宝十年(751年)。黄鹤注:诗云“四十明朝过”,则是天宝十载为四十岁。《唐书·世系表》:杜位出襄阳房,为考功郎中、湖州刺史。《困学纪闻》:位,李林甫诸婿也。《年谱》:天宝十载,林甫方在相位,盏簪、列炬,其炙手之徒与?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

踏尽田塍转尽山,芥塘犹在夕阳间。主人缩地元多术,何事今朝特见悭。

昼漏传清唱,天恩禁旅秋。雁亲承露掌,砧隔曝衣楼。
赐膳中人送,馀香侍女收。仍闻劳上直,晚步凤池头。

告老吾君得挂冠,交亲犹肯问平安。连天秋色雁已过,满槛竹声风逗寒。

对客杯盘秋共醉,催人节物岁将阑。但知适意山林去,不觉山头行路难。

陋巷何能有玉醅,闲人正以鄙惟罍。
捣香筛辣宜相送,似胜骑鲸月下杯。

昨接尺素书,言近在吴兴。洗耳苕水滨,叩舷歌采菱。

何图志不遂,策蹇还就徵。辛苦路三千,裹粮复赢幐。

夜驱燕市月,晓踏卢沟冰。京雒多文人,一贯同淄渑。

分题赋淫丽,角句争飞腾。关西有二士,立志粗可称。

虽赴翘车招,犹知畏友朋。傥及雨露濡,相将上诸陵。

定有南冠思,悲哉不可胜。转盻复秋风,当随张季鹰。

归咏白华诗,膳羞与晨增。嗟我性难驯,穷老弥刚棱。

孤迹似鸿冥,心尚防弋矰。或有金马客,问余可共登。

为言顾彦先,惟办刀与绳。

千岩云电烈,万室风霆翻。中宵雨撼壁,平明雪满山。

樗散无能任醉昏,萧然带索掩衡门。荒庭久巳无綦履,上客何期共酒尊。

筹国赖君三寸舌,著书强我五千言。拥衾相对浑忘寝,弦月微微上远村。

多女信无助,多田复何虞。
我固喜二仲,辈出三丈夫。
圆郎未解语,手欲学抹朱。
闰郎好神气,两眼澄秋湖。
复有新生儿,初探玄海珠。
一一阅清俊,并是千里驹。
胡为集我家,足视种德符。
昆弟若一体,在尔犹在吾。
堂前有双亲,各已皓鬓须。
抱弄想慰意,颜色朝愉愉。
未问壮门户,悦亲良所须。
况我藜藿肠,要当饱典谟。
足以立家学。灿灿遗群雏。
尔后更五稔,汝等行不扶。
我欲为道肥,汝当为书癯。
富贵何足道,陆机真洪儒。

尽日炊烟冷钓矶,暂移短棹未言归。忽惊白鹭冲船起,恰映江天一色飞。

去年曾约牡丹开,同向花前把一杯。今日花开人不见,对花无语却归来。

儿行欣得师,爷往愁欠友。去爷勿惘然,得师知慰否。

有时频执经,无事莫多酒。无谓数月程,秋风在回首。

飘飘上碧虚,蔼蔼隐青林。氛氲如有意,萦郁讵无心。

听晓鸿。晓鸿度将旦。跨弱水之微澜。发成山之远岸。

怵春归之未几。惊此岁之云半。出海涨之苍茫。入云途之瀰漫。

无东西之可辨。孰遐迩之能算。微昔见于洲渚。赴秋期于江汉。

集劲风于弱躯。负重雪于轻翰。寒溪可以饮。荒皋可以窜。

溪水徒自清。微容岂足玩。秋蓬飞兮未极。塞草寒兮无色。

吴山高兮高度。越水深兮深不测。羡明月之驰光。顾征禽之驶翼。

翼伊余马之屡怀。知吾行之未极。夜绵绵而难晓。愁参差而盈臆。

望山川悉无似。惟星河犹可识。孤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

春鸿旦暮返。客子方未归。岁去欢娱尽。年来容貌衰。

揽衽形虽是。抚臆事多违。青緺虽长复易解。白云诚远讵难依。

独抱韦编过客稀,箪瓢不厌屡空时。幽然自与庖羲近,春去人间总不知。

端居洗尘虑,细读渊明诗。畴昔慕此翁,寤寐忘调饥。

此翁非诗人,而有天然姿。纷纷世事中,采采黄菊枝。

此语人共赏,此意畴复知。知即翁之徒,高风接皇羲。

释迦观音,文珠普贤。
蓦鼻牵来,作一串穿。
横拖倒拽,痛报深冤。
弥天罪过,一任流传。
十里湖边路,垂杨映马蹄。
水光平野阔,山影绕楼低。
夜雨生青草,春风湿紫泥。
兴来无限意,同此片时题。

漫叟传遗爱,冰泉旧有铭。千秋留胜迹,五岭壮斯亭。

塔影当峰认,钟声隔寺听。澄然清可濯,古意满岩扃。

被发翩然下大荒,黄尘四塞日生芒。人间历尽无量劫,亿万千年心不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