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

堪怜小儿女,相对色凄凉。有客夜元亮,无人候子桑。

水萤飞宝地,山鸟入书堂。九曲溪头路,何时上小航。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猜你喜欢
阴阴古寺杉松下,记得长明一焰灯。
尽日看山人不会,影堂中是别来僧。
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万艘俱拥棹,上客独吟诗。
路以重湖阻,心将小谢期。渚云愁正断,江雁重惊悲。
笑忆游星子,歌寻罢贵池。梦来孤岛在,醉醒百忧随。
戍迥烟生晚,江寒鸟过迟。问山樵者对,经雨钓船移。
敢叹今留滞,犹胜曩别离。醉从陶令得,善必丈人知。
道蹇才何取,恩深剑不疑。此身同岸柳,只待变寒枝。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九苞滋雨露,五采烛轩楹。奉送归丹穴,朝阳幸一鸣。

忆昔常随祖母过,登堂共庆尚垂胡。
十年未远皆流荡,地下相逢果有无。
朱颜白发炯双瞳,一念平生造物通。
内阁图书真学士,西园几杖老仙翁。
木公金母人间现,桂子桐孙寿籍同。
遥想彩衣圜四世,后溪无日不春风。

团扇才收,凉风俄透,粉红零剪。霞卷冰绡,一天寒碧,只有愁相见。

惯愁双黛,也须耐得,多少雨嗟云倦。路茫茫、东篱在何处,罗袜棱棱寻遍。

回头曾念,几番尘梦,目断还教肠断。叶砌层阶,霜欺馀菊,去雁应相怨。

玉漏频传,晶帘时曳,烟结香篝如霰。今宵对、依依明月,此情何限。

恩爱周姻族,宽和善里闾。
年高无悔吝,身没有名誉。
愿见今何及,从游旧亦疏。
若修耆旧传,言行可追书。
无言桃李也成阴,叶底黄鹂自好音。
一缕炉烟清昼永,韦编卷罢短长吟。
桃花红艳照银床,黄入金明柳线长。
欲与晚梅相辈行,同时到底不同香。

酷暑风来亦为厄,暖风熛怒几烁石。恶氛矧复逐征尘,白昼道傍鬼捉客。

叹我南行当其时,健夫十人九丧魄。彻夜传呼巫与医,身心交瘁莫安席。

想见武侯渡泸时,精诚在抱消疠疫。古今无数匡济才,许国御微敢自惜。

捧檄我亦奉命来,旅次焦劳热反剧。欲逃乐土苦无从,救兵一夜来风伯。

大块噫气夹雷鸣,俄顷滂沱势漂麦。此时消尽胸中愁,旱魃成群皆辟易。

自是天心协人意,遇难成祥由善积。遥思七省临欃枪,杀人如麻地流赤。

吁嗟乎,安得王师如此雨,露布一朝传遐僻。

久留句践国,同寓给孤园。聊发溪头笑,何殊石上魂。

卧云秋对榻,敲月夜过门。愿奉三乘法,常依两足尊。

道入袁州首问君,却言守舍有宗文。不知木落风高际,何处登临对夕曛。

新着杏红衫,试骑赭白马。
马骄堤路窄,急为扶侬下。

巧弄嘤嘤清且娇,先机应在百花桥。织来雾縠风丝细,掷去金梭柳线飘。

嫩草如茵铺绿野,落英满地衬红绡。文章拟作经纶手,锦绣韶华胜六朝。

作诗如啖蔗,节节耐咀嚼。著味在咸酸,太过反作恶。

希音越以长,太璞完不凿。善听非耳争,善观非目索。

笑彼支遁愚,骑折阶前鹤。

到得家园乐事多,痴儿娇女笑呵呵。慌张一事争相问,可带洞庭白枇杷。

匀笺摇墨自风流,学向秋窗注四愁。教得良人成荡子,桂林湘水孰相留。

一枕羲皇稳卧身,饥驱频逐五溪人。碧萝深处啼山鬼,铜鼓声中赛水神。

对镜始惊须发改,衔杯方觉友朋真。故园此日花无赖,扫径应添几许尘。

千百石衅迸,汇此一帘水。清寒先迎人,去此尚一里。

悬雪薄不破,奋雷伏难起。静极入山客,云水劳未已。

想见洪荒来,岔涌遂至此。崖藤老尽力,石树冻半死。

棉裘凛棱铁,骨战及吾齿。投暄出阳阿,回颜有生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