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
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久厌梅蒸蠹客袍,一逢晴色喜陶陶。岚烟散后青山出,海雾开来日月高。
四海廓成清世界,五湖消灭恶风涛。九衢来往趋名者,遂免泥涂仆仆劳。
老眼纷世故,百嗜了若遗。忽闻佳山水,未到神已驰。
迢迢古长乐,山水天下奇。中有隐君子,少读升天词。
兹游不可遂,楼居在厜㕒。要欲尽一览,吞灭海峤姿。
想当宴坐久,远意渺莫追。定见月岭堕,洪澜浴朝曦。
蓬莱蔚相向,拍手招安期。秀色故可餐,却粒到玉芝。
何当往从游,下视培塿卑。
出城跨驴路幽敞,樱桃树上仓庚响。到寺残日已西匿,看竹湿云已东往。
山中夜雨五更骤,门前溪水三尺长。老僧贪凉起诵经,渔翁爱晴去撒网。
偶坐松间理清课,辄向天边结遥想。笑他黄蝶逐花飞,羡尔青虫缘壁上。
几辈清流,选谏草、更得谏垣甄别。此生亲见,三度杨花榆荚。
那禁得、宫树流莺,有百般巧语,暗似鶗鴂。不如早去,一任寄巢啼血。
江湖未须回首,向故山隐处,自寻薇蕨。渔阳鼙鼓动地,苍黄宫阙。
问东门、那时帐饮,更怅望、斜阳柳隙。一掬离恨,都付与、铜琵铁笛。
眉痕掩映雾绡空,曳影抛烟近绮丛。一角斜牵犀划水,半规疑堕月留弓。
莫惊鱼钥伤春后,镇锁虾须病酒中。谁见杏花栏槛里,徘徊欲上怯东风。
分明擘破玉连环,钗股还敲玳瑁弯。有意参差邀半面,无心舒卷任双鬟。
空闺似掷流黄速,隔院频窥屈戌閒。不锁芳春偏锁恨,一声惊恐隔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