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赏析

  这首词,作于李之仪居今当涂期间的某年春天。

  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实际上,凌歊台并不很高(据《太平寰宇记》载仅高四十丈 ),只是因周围平旷,才望得很远。李之仪的这首词就是登此台远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发挥,借登凌歊台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 。”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李之仪虽身在江南,心犹念汴京和故土(李之仪的家乡在今山东无棣 )。登高以眺远,自难免引起万千感触。但词人仅用“春光已过三分”一句概括他种种思绪,把无穷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销魂”一词,兼有极度高兴和极度伤心两方面的含义。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

  下片点明题意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伤感甚”,指以往岁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击。“那堪旧恨仍存”,意味着此刻、此后仍然“旧恨”绵绵。“清愁”,指所触起的新愁。词人在“愁”字下加用“满眼”一词,便使人觉得愁如春天的游丝弥漫空际。至于愁些什么,词人并未明言,因此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共谁论”,进一步表明诗人块然独处,竟无人可为解愁。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却,这里作“岂”解,“却应”即“岂应”。词人目睹凌高欠台下春草丛生,很自然联想起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著名诗句。但李之仪这里的“王孙”指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词人把归乡不得的怨恨归咎于春草的不解相忆,实乃貌似无理却至情的说法。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 》谓李之仪“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可谓一语中的,总括了李之仪小词的特点。这首词就是明证。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起得幽亭景复新,碧莎地上更无尘。琴书著尽犹嫌少,
松竹栽多亦称贫。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
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
柳阴庭馆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扬。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卧龙何日起南阳,万骑追风竞挽强。
射落长庚作顽石,坐令四海复农桑。

岷山白日多光辉,清江微雾雪霰稀。鱼龙不蛰鸿雁飞。

塞上将军未解甲,城南思妇夜缝衣。

凉风飞露冷飘飘,菱叶茨菰色渐凋。莫叹林塘秋气早,五陵烟树亦萧条。

宦途驰骤心贪职。官事何时能毕。力饶射日,名高为复,到今何济。

休道功名遂。好身退、紧寻归计。啖古人糟粕,放怀湖上,泛扁舟,乐真味。

颖悟安闲云水,恣逍遥、坦然无累。豁天宽胸臆,调神养气,无萦无系。

性命俱相契。露实相、混融三际。看自强手段,斩钉截铁,把尘缘弃。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不尽青山意,寻幽任所之。溪行三十里,日出几何时。

云响樵何处,钟声寺不知。此中堪小隐,当与古人期。

暮色苍然至,轻烟霭四围。鹤翻空翠落,龙蹑晚云归。

扫叶烹香茗,携筐采古薇。一声清磬响,不觉俗情违。

少小家居古北平,熟闻边事惯轻生。
双旌夜渡桑乾水,一剑朝冲可汗营。
排闼未陈忧世疏,弃繻空有愤时缨。
沧江卧病今虚晚,鸿雁秋风旅梦惊。

断霞洒洒鱼尾红,清唱一声吴山东。阿奴只在绣帘里,隔著荷花无路通。

万里西游客,归期趁早鸿。涧泉明晓练,山果落秋红。

鸟度烟岚外,人行泥淖中。前途逢驿使,立马问关东。

诗如云态度,人似柳风流。

晴发青神县,扁舟出峡难。乱花丛陡壁,残月落惊滩。

树老知风早,江宛抱月寒。庐山尤夜好,谁在故乡看。

五日零丁离虎穴,一家生死此渔舟。已拌异地埋诗骨,竟有惊魂出逆流。

兵火余生成骇鹿,江湖何处著闲鸥。严城永夜催歌哭,刁斗声声无限愁。

辟秦人去几千年,介石于今尚块然。
指□载鱼得播□,争如流水亦称贤。
鹤背乘风,朝真半空。龟枕生寒,游仙梦中。瑞日融和,祥云峙耸。赴天阙,
游月宫。歌舞吹弹,前后簇拥。
  【紫花儿】昼锦堂筵开玳瑁,玻璃盏满泛流霞,博山炉细袅香风。屏开孔雀,
褥隐芙蓉。桧柏青松,瘦竹寒梅浸古铜。暗香浮动,品竹调弦,走飞觥。
  【小桃红】筵前谈笑尽喧哄,一派笙箫动。媚景良辰自情重,拚却醉颜红,
一杯未尽笙歌送。金樽莫侧,玉山低趄,直吃的凉月转梧桐。
  【天净沙】碧天边桂魄飞腾,银河外斗柄回东,畅好是更长漏水。梅花三弄,
访危楼十二帘笼。
  【调笑令】玉容,露春葱,翠袖殷勤捧玉钟。绛纱笼烛影摇红,艳歌起韵梁
尘动。都吃的开襟堕巾筵宴中,绮罗丛醉眼朦胧。
  【尾】金樽饮罢雕鞍控,畅好是受用文章巨公。比北海福无穷,似南山寿长
永。

春来深慕浴沂贤,野外寻芳亸玉鞭。细柳拂衣浓带露,好山迎客淡生烟。

多惭青史曾无补,一卧沧江巳有年。心事傍人浑未解,谩誇题柱笔如椽。

宽廓言时不犯舌,清风高韵碧云斜。

石人贪话西峰事,不觉东岩起雾遮。

食时辰,更无一法可当情。
千里出山云有色,一源投涧水无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