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计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明堂既毁,闷宫兴颂。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计东斗傍。
今夜中秋月,云端空复情。人间同寂寞,天外独分明。
桂子飘何处,边鸿度有声。他乡对家酝,愁绝为谁倾。
颍川阳城之间,乃有云气郁然而干天。中峰拔地九千丈,三面侧叠开青莲,云是嵩高之层巅。
扪柳掠井当星躔,往往白日朝群仙。复有东西二石室,洞穴窈窕相钩连。
天风吹雨不到地,石髓如泥流紫烟。但见瑶林琪树纷百千,朱楼绮阁丹碧悬。
美人绿发垂两肩,手持玄文驾飞軿。欲往从之嗟渺绵,似听流水㶁㶁鸣丝弦。
仙游杳漠今几年,清梦忽堕新图前。玉光下起崖石底,松顶上出飞鸿边。
山中古路广以平,秦车汉骑何翩翩。徒闻金丹閟石检,尘土世人安得传。
古驿西风起,中含水国秋。官闲公馆静,鸟下吏人休。
移簟微凉入,登台晚兴留。乱蝉当槛急,众木抱城稠。
天迥抟苍鹘,山横走翠虬。虚无疑地尽,突兀并云浮。
绝景嗟才窘,微吟怯语遒。烟霏生变态,鸥鹭傲冥搜。
初月清如湿,残霞散不收。似乘牛渚舫,若在武昌楼。
娃馆今荒草,吴官祇废丘。按图非旧迹,访古莫深愁。
蘋浦渔歌断,枫根鬼唱幽。掠檐闻鹤警,照席数萤流。
止舍惭昭子,投亭愧褚裒。疏顽能稍稍,漂转付悠悠。
兹宇阅人久,伊谁似我俦?途穷翻一笑,鬓短耐千忧。
世故从飘瓦,浮生等置邮。三更星斗落,万事入搔头。
重阴束地户,霜落浩如积。乾坤此何时,硕果久不食。
今晨好云气,万类若动色。枯梢自号寒,根柢已含德。
如何夸毗子,乃独悖天则。善端本无穷,恶念每充斥。
达人妙观化,感此欲叹息。梅花定余知,怡然笑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