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行 其二

一鸡屋上鸣,一犬当门吠。竹里起炊烟,田家临水际。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猜你喜欢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若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馀,出守数已六。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
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圣主更琴瑟,真儒政事参。上阶占两两,东第得潭潭。

忽卧漳滨疾,虚传渑水谈。骅骝好千里,底事学吴蚕。

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
櫂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
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洞门常自起烟霞,洞穴傍穿透溪谷。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投閒结客叩禅扃,拾得林间一种清。倚杖细听黄鸟语,捲帘遥指碧云生。

清风麈尾驱尘态,春露瓯心破宿酲。便拟躬耕傅岩下,翻惭没世未留名。

东西二九夹孤城,一点人烟双镜青。
试觅长桥斩蛟处,草花生磷晚风腥。

十里徽人藉此翁,车徒真免哭途穷。病夫只有閒中计,万古乾坤大道中。

青山逶迤如北固,山下彷佛京口树。茅堂花蹊三月暮,萋萋旧草春游路。

一从画师扫烟墨,客堂日夜流江色。江色依微带瓮城,游子归魂逗南北。

船头东下趁晨钟,船外清霜气暗通。断雁声归烟霭里,孤帆影落月明中。

隋河波浪千年急,梁苑池台一半空。试问碧堤无限柳,败条衰叶几秋风。

岩廊洞室几经春,梵刹离宫总劫尘。宿草自荒麛鹿径,空山曾识苧萝人。

千花摇落存孤塔,双树婆娑少四邻。纵是五湖堪一苇,烟波何日出迷津。

前席亲承大府开,武宁政迓使君来。也知刘项争雄地,须得龚黄治郡才。

芒砀嵌空当野断,黄河如带抱城回。理閒引客登高赋,应在重瞳戏马台。

轻霜中夜下,黄叶远辞枝。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

风急旌旗断,涂长铠马疲。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

非关买雁肉,徒劳皇甫规。

檐头鸟影案头蝇,鹅鸭沟渠渐渐腥。想见高人延客罢,披衣岸帻坐寒青。

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圣人御世具,黜陟用明幽。恒持万里见,若与一室谋。

滇池徼西南,疆理亦中州。皇明所照烛,犷强悉恬柔。

缅怀国利器,爵禄乃戈矛。稍乖铨鉴宗,将贻茧丝忧。

况提天官书,往即外府筹。考择命词臣,得无慎其由。

翰林文夫子,见谓能言流。受词别知友,大斗釂不酬。

襆被辞夜直,出门戒晨驺。选林古所难,此事若冥搜。

岂无甲乙簿,珠砾同一收。施施处士议,劳劳城者讴。

太史制褒贬,在子用春秋。将令周道正,皇恤楚人咻。

循吏果再见,斯民庶其瘳。得结数十辈,参错置边陬。

上以昭王度,下以振儒猷。吾徒分阸远,被服在林丘。

铁马金戈迹久陈,升平时节物同春。儿终厮养时奇策,客似相如亦贱臣。

比屋老渔閒挂网,拾樵村媪竞担薪。从教风日酣高树,合遣余温拂冻鳞。

白云长卧九峰深,忽报城居此过临。千里登堂还展拜,十年为别自惊心。

情浓乡曲杯频劝,天假精神病不侵。宵旰秪今劳梦卜,商岩须仗早为霖。

春色华阳国,秦人此别离。驿楼横水影,乡路入花枝。
日暖莺飞好,山晴马去迟。剑门当石隘,栈阁入云危。
独鹤心千里,贫交酒一卮。桂条攀偃蹇,兰叶藉参差。
旅梦惊蝴蝶,残芳怨子规。碧霄今夜月,惆怅上峨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