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谪居本与世缘睽,青鸟东飞客在西。宦味真随残腊尽,病株敢望及春荑。
朝元尚忆趋丹阙,赐福频叨湿紫泥。新岁倘闻宽大诏,玉关走马报金鸡。
惠山郁律九龙峰,磅礡大地包鸿濛。划然一夕震风雨,欲启灵境昭神功。
六丁行空怒鞭斥,电火摇光飞霹雳。一声槌破老云根,嵌洞中开迸寒液。
道人甃玉深护藏,镜涵万古凝秋光。陆翁甄品亲试尝,翠浪煮出松风香。
我来山下讨幽境,自挈瓶罂汲清冷。味如甘雪冻齿牙,绀碧光中敲凤饼。
昏尘涤尽清净观,心源点透诗中禅。亟呼陶泓挟玄玉,挥洒字字泉声寒。
投閒半日聊此驻,孤棹明朝又东去。红尘人世几浮云,钟鼓空山自朝暮。
在昔嘉隆际,承平事粉饰。海内主文盟,王李两词伯。
小美复继之,火攻势颇急。何人秉国成,烈焰正熏炙。
盈室惟菉葹,兰茝遭掊击。骇机罹家难,归来避毒螫。
园裁五亩余,环舍清流激。绘作《辋川图》,惨澹见笔墨。
卷轴牛腰粗,纵横满篇什。迩来百余年,齿颊尚啧啧。
张公黄门后,高爽世无敌。买断谢家山,犹存到公石。
画图已散落,弃置等瓦砾。公独购之归,绨锦加閟惜。
东风初解冻,春溪漾深碧。来继斜川游,酒酣话畴昔。
晴窗展绢素,香古色微黑。风亭暨月榭,指示仍历历。
醉眼重摩挲,瞪视三叹息。古人构名园,经营费金帛。
凿池引潺湲,累石肖屴崱。一旦高台倾,荒废委丛棘。
宁仅李与牛,后世供笑哑。兹园幸无恙,复作高人宅。
桥边驻巾车,竹下岸冠帻。岂繄主人贤,亦恐无此客。
后日傥重来,梅梢应放白。
一脉灵源来已长,色浓如醴味甘香。石龙洞处无尘染,留与仙家作玉浆。
抚枕意不适,去去复山阿。讵好丘壑美,良难佳会多。
反膺惭局蹐,愿言涤烦苛。微日吐薄曜,停云结层波。
山禽时一语,风草间相摩。迢递眷长陂,容与揭溪沱。
思摇栗里树,目醉温泉酡。琴意送烟影,南山尚嵯峨。
览景肆幽度,抚化生心和。不睹众物理,岂烛微躬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