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如雪中柏,凿如水中石。自君有两意,事事非畴昔。
畴昔共绸缪,何尝不胶漆。今日不胶漆,明日即参商。
东西大道上,车马遥相望。新人此一时,故人彼一时。
难将故人意,持与新人知。非不结同心,人情中道还。
白头百年期,岂作斗酒间。云汉何绳绳,星宿何累累。
意气一以失,黄金不可为。决如溃防川,绝如蹶张弦。
有亲相推与,无亲私自怜。
独坐高堂蜡炬红,宛然秋与昔年同。宦情不改来时淡,诗思浑如到日浓。
杨柳影斜帘外月,芰荷香老水边风。莫言白笔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春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会秦凤帅吕公荐之,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有疾,谒告以归。不幸告终,不卒其愿。
阳羡才子陈其年,逢我淮南之崇川。此时天意欲舞雪,狼山五点凝寒烟。
冻柳僵梅浑未放,约上扬州腰无缠。陈也擎出金银颗,珠圆玉滑纷盘旋。
误疑海上不死药,服之或可求神仙。那识此是都梁属,薰衣隔月香犹黏。
世庙宠赐顾冢宰,公孙好事今夸传。试焚一丸消懑闷,幽兰丛桂围当筵。
载焚一丸解烦渴,滋喉溢齿将流涎。火球半烬篆烟绿,凤凰仿佛翻云端。
洵为天下难得物,玉蕤石叶浪值钱。忆昔吾祖参庙谋,中安外攘功名优。
纶扉劳瘁十三载,始蒙予告林中投。复赐黄金营甲第,恩深养老娱春秋。
谁酿西陲炽妖火,未央长乐俄荒丘。群盗纵横鬼昼哭,青毡旧物鲜遗留。
佣书糊口岂得已,真惭弗克承箕裘。请将余香一一收,畏闻往事先生休。
我今从此学锄耰,污邪蕃熟满车篝。衣食之外无他求,呜呼芳草实贻王孙羞。
千古此长安,久居诚大难。风尘消壮志,升斗恋微官。
功业百无补,乾坤何处宽。仰天长太息,星月夜阑干。
晨装未解,唤疏帘轻舫,且留君住。缓点筠篙清且里,穿入浓阴千树。
虾簏倾鲜,雁壶泻碧,便作蚕乡主。蕉衣试扇,团圞招得吟侣。
小小钿翠春山,无多烟景,最是关情处。花地烧香人散后,剩有湔裙溪女。
藉草桥根,回桡沙尾,旧识閒鸥鹭。江南归客,断魂重记前度。
燕南三世识非罴,谋策江淮见吐奇。千载五龙扶日毂,十年两袂各天涯。
知公卜筑聊如此,嗟我求田昧所之。遥想园亭宾客会,梦飞胡蝶到芳帷。
骊驹嘶出春明路。正鞭影、寒梅吐。着领绿蓑江介住。
落星墩畔,铜驼陌上,从此相思苦不。故人寓直西清暮。
付与苍鴚早朝句。虎仆频挥宫砚雨。披沙题就,来禽书遍,含笑君王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