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骨”两句,绘出屏中梅树之貌。两句脱胎于成语“冰清玉洁”,赞梅树之格调高雅。“木兰”,即木兰舟的省称。此言自己在观赏了友人的舟中梅屏后,感受到屏中梅枝玉骨冰清傲霜斗寒般的气质。“懒妆”一句,以梅拟人,写出梅枝的神韵。此句也是从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句中化出,赞屏中梅枝活似佳人之天生丽质,虽懒于梳妆打扮,然淡然而立,尽占春色,不愧为“东风第一枝”之称。此亦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赞梅枝也。
“月落”两句,紧扣上片结句而生发开去。林逋《山园小梅》有“暗香浮动月黄昏”句,词人另辟蹊径,写自己对月落后溪边梅枝的感受:月儿虽然已沉没在小溪的尽头,梅枝的倩影却能长留在溪畔。此非影留,实是词人感情所系也。接着词人转而写实,言日长天久春天也会过尽,然而绘有“东风第一枝”的梅屏,却长留在舟中。“五湖”句,既点出“舟”字,也复赞梅屏。“五湖”,即太湖。西施曾从范蠡游五湖,此言李中斋小舟载着的梅屏,在千顷太湖的水色掩映下如西子之畅游五湖般的更显婀娜多姿。全词紧扣“舟中梅屏”,拟人状物反复咏叹,形神皆备,根本没有“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沈义父《乐府指迷》)之病。
秋蘋一寸风,吹我邺王台。台边委黄落,穗帷化飞埃。
平生三径步,屐齿粘苍苔。羁栖望不到,蝇头写归来。
人间持板手,欲展何由开。再拜丈人行,卷投当琼瑰。
丈人龙眠龙,挟策奔风雷。毫端须臾寄,一挽正始回。
年来心法孤,骎骎古炉灰。渊明不并世,此士谁为才。
紫鸾固超诣,白鸥竟何猜。所期岂朝华,岁莫傥相陪。
腊雪飞花溪正寒,短篷孤棹兴漫漫。莫怜公子鱼须笏,换与沧浪一钓竿。
山花只入房,山燕只栖梁。一春绿竹不过墙,一生游鱼不出塘。
谁来丈人家,北郭瘦李西溪杨。谁和丈人诗,南巷狂沈东头王。
丈人十双田,岁得千斛粮。丈人一陂泽,岁牧千尾羊。
嫁女不插花,娶妇但识桑。人间有此太古方,丈人不出中井乡。
手接新词绝底清,一双白眼为君青。寰区政待新年谷,江汉徒传赤日萍。
断雨潜蛟虚水榭,远波回鹭实云汀。此情可在齐州外,不解无人问独醒。
我牧不惮远,牧多良苦辛。所幸牧已狎,驯扰无败群。
平原湿春烟,碧草何披纷。大牛隐重坡,小牛饮芳津。
旦出露未晞,及归景常曛。时复扣角歌,歌俚全吾真。
取乐田野间,世事非所闻。歌阑卧牛背,仰见天际云。
畅光风袅袅,转幽蕙,泛崇兰。最上巳清明,相期一日,百岁逢难。
秋千自儿女事,快邻翁、覆手羽觞乾。莫道韶华一月,从今已属春残。
故人回首隔长安。轮值下金銮。对赐火新烟,应思韨禊,何地江干。
依然齿牙牢在,并年时、花似露中看。独赖中书未老,言时发尚冲冠。
春畦小步吟怀淡。急流如瀑飞银练。洗石响泠泠。依稀听雨声。
平陂新涨浅。碧影连空远。何日得归肼。稻花香里行。
亭馆披襟地,涂泥滴汗时。清风满堂快,甘雨到田迟。
即事沧浪咏,惊心云汉诗。西畴积禾稼,醉倒亦奚辞。
千古征南将,谁如马伏波。斩鲸清浪泊,刑马对山河。
裹革心终壮,怀珠谤自多。倚天铜柱在,西望涕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