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国欲求忠臣,忠臣乃孝子。为臣若不忠,泉下颡有泚。
居士丘园英,参禅得佛髓。家有两男儿,孝秀冠闾里。
大儿守名教,小儿饱书史。颀然诸子孙,眉目皆可喜。
人言居士亡,居士实不死。
燕瘦环肥笔底来,重翻古案隶新裁。玉钩斜畔香魂笑,又费人间点鬼才。
贫家今日聚多钱。是荷钱。是苔钱。怪底三春、常费买花钱。
乱撒东风浑欲尽,留不住,似榆钱。
纷纷人世竞青钱。拔钉钱。捋须钱。绝胜嗷嗷、九府一文钱。
昨夜邻家喧社鼓,频吹落,纸黄钱。
仕路驱驰老不堪,自怜踪迹遍东南。人间失意常八九,海内同心无二三。
蝴蝶梦中心自适,蜗牛角上战方酣。要知世事皆虚幻,且向禅林更饱参。
西风屑碎几籯金,幻与清香赛水沉。吹入淮王招隐树,个中缘有辟尘心。
图治八王上,增光六圣馀。仁恩渐动植,文物掩诗书。
未及金縢启,俄成玉帐虚。衣冠归故国,神已在化胥。
南高峰下前朝寺,寺有高僧两耳长。当记清秋凉冷后,桂花深处坐焚香。
残妆卸,掠鬓乱堆鸦。雁翅钗垂欹枕菊,蝇头小字学簪花。
窗烛逗红纱。
突兀晚峰晴翠环,高人旧隐闭松关。频年桑海旧凭吊,一叟苏门自往还。
落落乾坤余大略,寥寥著述葬空山。遗民百六谁堪比,祇有殷张伯仲间。
古寺荒凉对夕曛,寥寥禅境绝埃氛。断岩石气侵衣冷,曲涧泉流过竹分。
林静鹤栖双树月,山高僧卧一楼云。到来便觉尘机息,风磬泠泠入夜闻。
孤山深处可忘情,羌笛何须怨未平。天下必肥应独瘦,世人皆浊忍为清。
色因淡极翻多艳,香到幽时不可名。我亦无聊思远俗,可容篱畔结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