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辟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乃有睢阳先生赠礼部侍郎戚公同文,以奋于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文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祥符中,乡人曹氏,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之庐。学士之子,殿中丞舜宾,时在私庭,俾干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渎,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以领其纲。学士画一而上,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学士,盛公侍郎度文其记,前参子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
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于鲁堂。辛甫如星,缝掖如云。讲义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然则文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古,或郁郁于时;或峻于层云,或深于重渊。至于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盖互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
观夫三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庶几乎刊金石而无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规此而兴,济济群髦,成底于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他日门人中绝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阳先生者,当又附此焉。
大瀛浴火乌,灭没失倒景。玉龙挟之飞,脱落叠浪顶。
根从太始并,势与华嵩并。琅实既充脰,玉距犹在矿。
马争滟滪堆,龟让天梯饼。神人不敢鞭,怒啄欲成瘿。
迁轻岐阳鼓,扛重乌获鼎。坐寒彭蠡矶,沈怯景阳井。
裘突月支头,剑磨严颜颈。秦女宁受跨,晋士岂容醒。
灰历五千劫,金锁八千顷。未知金带恩,远却白羽影。
会当鸣朝阳,即都有奇警。巨手一拍飞,钦师许谁请?
晚日欣帘捲,凉风觉袂摇。远吟高兴遣,长醉宿愁销。
积冰盈四衢,言赴江都约。座中四五人,顾盼皆英倬。
主人兄弟贤,爱客善谐谑。周生本不羁,忽尔过三爵。
惛惛弄明琼,卤莽呼凿落。华镫吐焰微,霜月逗帘箔。
夜分客未散,都觉鼲裘薄。屣履下阶来,一醉忘酬酢。
空负拍浮名,不复胜杯酌。岂意仆射酒,竟类羊公鹤。
薄宦长为客,虚名不救贫。又看新过雁,仍是未归人。
茅屋寒谁补,柴车晚自巾。清云有知己,潦倒若为亲。
荒城住行李,故人亦淹留。稍迁墟丘间,爱此石泉幽。
长夏晴复雨,风气如清秋。开樽茅茨下,焉能消百忧。
客怀滞荆楚,念之成白头。今宵理归梦,一棹随风流。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