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瑞雪峨峨照金罍,主人置酒临高台。座中有客操绿绮,使我徒御皆心哀。
寒风萧飒空堂里,一曲未终栖鸦起。忽疑空山雷雨过,倒挂飞流声齿齿。
又如班马之群鸣,千骑万骑行复止。山人本自雍门客,长裾耻向王侯宅。
结友偏多侠少场,贫来独有丹青癖。醉时携得虎头笔,满壁云烟峰削戌。
生绡高卷洞庭云,彩毫孤映蓬莱日。丝桐笔墨各有神,琴理真从图绘出。
水仙海上雾濛濛,《广陵》绝调随春风。弦际何由识今古,胸无丘壑难为工。
伊余自叹婴尘鞅,五岳空怀何日往。烦君为鼓一再行,能令宗炳群山响。
赵郎善手写金徽,更为变徵泪沾衣。明月疏钟两摇落,满地清霜鸿雁飞。
向来无病学呻吟,色色悲秋夜夜砧。扳柘且求轩后药,操舟姑免项王喑。
王孙一饭且淮肆,弟子三虚谢孔林。朔雪不摧曷旦羽,长随彩凤嚇飞禽。
入律蕤宾动琯灰,例以夏至后渡海。楼船帆正郁崔嵬。
金章玉节海边出,鼍鼓龙旗山外开。南国屏藩亲祖送,东方陪隶仰昭回。
书生并有乘风愿,似此王程得几来。
狮子岩头十八转,两崖相峙路如线。青峦碧涧绕珠林,丹壁雕阑耸禅院。
禅院峨峨苍松寒,连柯接叶捎云端。蹁跹有似翠蛾舞,夭矫时作蛟龙盘。
立者倚者各有态,或疏或密何珊珊。黛色参天凌汉柏,浓枝避雨胜秦官。
我来婆娑至日暮,耳边萧飒流青湍。不知植根几千载,霜皮百尺雄斋坛。
忆昔少游慈仁寺,殿角双松交古翠。童童如盖映芳樽,未饮先教心已醉。
可惜花宫作贾廛,枯株零落充炊烟。岂若兹松居尘外,丰神舄奕层崖巅。
乃知市朝摧折易,衰朽山林岑寂多长年。呜呼山林岑寂多辰年,北窗我欲耽高眠。
投子投子,机轮无阻。要吞即吞,要吐即吐。若还殢齿粘牙,争得超今迈古。
锦水鸳鸯绮翼单,风鬟万里总飘残。青衣江上魂归夜,犹照峨眉古雪寒。
曾读江头孝女碑,好辞绝妙有谁知。正平遮莫为狂客,文举差堪唤大儿。
岂是忌才遭魏武,自缘知己死陈思。纵令韬晦能无恙,若个延年万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