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长讶诗人巧夺胎,天心月胁句中来。更将花谱通香谱,输与博山烘炭煤。
卧对佳辰两鬓斑,幽忧深闭屋三间。芎能去湿方摩腹,菊可延龄少慰颜。
骨瘦免教先落帽,酒行无分作颓山。摇知太守登高处,座客诗成烛影闲。
角巾殊不俗,野服雅相宜。故里春将半,归帆去未迟。
宁亲时问膳,抱子慰含饴。无限田园乐,长歌陶令辞。
晶帘才下,掩红篝翠幕,曲栏低亚。燄吐兰釭花结蕊,人倚纱屏如画。
烟缕香尘,縠裁宝雾,遮莫分真假。閒来斗巧,虫鱼历历堪写。
应忆天宝年时,开元盛日,小试传柑夜。金燕钿蝉曾不再,只剩霜浓鸳瓦。
喜值良宵,春灯百盏,背立华堂下。火阑珊处,旧愁今夜重话。
移来画里,看亭亭袅袅,东风难捲。帘角墙阴曾省识,横把月明界断。
如此朦胧,者般黯淡,幽梦谁为伴。悄然无语,夜深飞上窗畔。
遥忆几曲栏杆,几重台榭,几处闲庭院。非雾非烟香气袭,望去模糊一片。
满地春痕,露凉风紧,心事添凄惋。西楼月落,化为云气而散。
国俗祠神主中霤,毡车毡俑挂宫灯。神来鼓盏自飞动,妖自人兴如有凭。
篙师蓐食兴,捩舵天犹昧。横空白雨来,潇潇响篷背。
遥指桐君庐,云深迷所在。石尤挟银涛,怒激孤舟退。
起看山作围,坐爱鸥成队。江柳袅繁丝,岸草拖轻黛。
眼餐困客途,林泉发胜概。朗诵谢客诗,清游傥能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