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红泪一巾心百缬。春尽才逢,刚过菖蒲节。懊恨子规啼不歇。
生生催就双蓬雪。
莫听阳关朝雨阕。禁得年年,肠为分携绝。芳草黏天难望彻。
杏花人面杨州月。
欲钻故纸出何缘,大似儿啼业作钱。我已捐书觅三昧,怪君旧著野狐涎。
西泠曾到,怅风流裙屐,当年孙楚。一缕香魂何处觅,楼外落红无数。
谁与凌波,自饶戏水,两两闲鸥鹭。重寻门巷,绿阴遮断归路。
愁甚别后刘郎,桃花人面,放眼非前度。赢得六桥烟柳在,认取秋娘眉妩。
画舫初停,酒樽低唱,此味从头悟。不如归去,杜宇声声如诉。
念旧剑犹在,欢新盖偶倾。遨游同所仰,言笑隔平生。
劲骨终摧土,清词竟蹈兵。因君数畴昔,余亦泪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