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汉唐中叶敝纷更,不事纷更独有明。万里帆樯欣比载,百年葵藿誓同倾。
诗赓伐木延霜月,剑拔吹毛断利名。可是道傍多冷笑,海风鹏鴳类翔鸣。
浊世公子何翩翩,风流丘壑妙当年。无端却被邻娃恼,不废啸歌犹自贤。
一鉴方塘沁碧漪,潜鳞游泳见真机。悠然莫道鱼非我,此乐庄生共得之。
陶令归来五柳长,至今麦穗尚成行。郊原日夕驱车马,谁见伊优祇在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