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樵风,层层花浪,中是康崇旧宅。有不断、湖光杳霭,遥山翠、阴霁皆滴。
老梅花、玉偃银僵,更门外、无数浦帆林笛。记冲酒桥南,寻诗巷北,细雨帽檐都侧。
一自飘流辞乡国。剩露井閒苔,和愁堆碧。空廊锁、桐花半亩,坏屋走、松枝千尺。
赖故人、缚帚锄园,早为我添修,药栏鸡栅。料来岁花开,前村社散,频梦春城羁客。
苔烟荡暗湿。曲巷春人几销歇。怊怅西湖旧别。记怨响流红,莺娇簧舌。
珠栏一折。隔晚山、江上千叠。空留取、酒边月影,贴梦到梧叶。
愁绝。背灯拍屧。又听唱、青藤词阕。银床无限凄切。
怕井水生波,美人夜咽。管停垂倦缬。似欲带、晓云傍蝶。
还回袖,笑折梨花,点冷一肩雪。
去日尝登太白楼,重临画槛挹寒流。丹山有路通瀛海,黄菊多情傲晚秋。
千里烟波有客思,满江风雨动乡愁。酒酣极目天涯暮,远浦人归一叶舟。
元辰余俶装,叠垛浥朝露。兰蕙被光风,松篁夹广路。
烟黯蒲塘桥,遥指左桃墓。忆昔并衣粮,含笑入深树。
良朋相楚归,死骨终相附。怀古抚残碑,想见交情固。
良足敦友谊,胡乃急荣遇。亦有却聘人,灌园葆贞素。
报国无才意却虔,头衔此日戴青天。枕戈未遂澄清愿,拜命真惭鲁仲连。
海中奇树交枝柯,根盘怪石沈洪波。渔舟举网偶然得,红若涂朱黑若墨。
无花无叶自槎枒,石势玲珑缀锦沙。工人知我素好事,馈我两枝实称意。
遍询父老莫能名,谓是珊瑚变未成。养以清水置磁斗,延之几席登座右。
昔在淤泥浊水居,今参笔砚与图书。世路悠悠多瓦砾,沧海茫茫谁扬激。
不遇深心明眼人,可怜异质委风尘。他日相携归故里,闻者来观定如市。
凡物显晦各有时,但令遇合岂嫌迟。珠玉虽珍难免俗,更阑相对犹烧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