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自咏

昔年在俗,常用心机。挑生剜死为谁。欢喜冤家,惹得一向遇痴。恰如飞蛾投火,身焦烂、犹自迷迷。争些个,被儿孙妻妾,送了头皮。因遇风仙开悟,回光照,怨亲不可相随。尽是狼虫虎豹,蛇蝎狐狸。把似养他毒物。又何如、物外修持。功行满,跨云归,侍奉吾师。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猜你喜欢
莫春清淑之初,赏心最乐惟修禊。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旧弼宗英,文章贤牧,肯临坰外。向碧山深处,寻花问柳,有佳气、随旌旆。
寥落幽人寓止。借僧园、缭云萦水。栽花种竹,凿池开径,渊明岂愧。美景良辰,玉颜方老,欲留何计。对残红嫩绿,开怀笑语,且须同醉。

台岭周回八百里,琼台中立许谁登。宵分疑有群仙集,月白风清最上层。

梵守近灵祠,偕游薄晚归。云疏通日影,风景作霜威。

博约诗情健,盘桓酒力微。旌麾分颉颃,戈戟耸光辉。

左右车帷彻,周连烛炬围。湖流平杳杳,泉派溅霏霏。

却念观圭剑,仍欣赏钵衣。庙楼临浩渺,寺阁倚峨巍。

灯火还城市,烟波远石矶。鼓钟初警动,驺驭始分飞。

胜槩同时遇,贤朋共乐稀。佳章蒙寄贶,邻愧得仁依。

折尽荼蘼,尚留得、一分春色。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

少日对花昏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

人渐远,君休说。榆荚阵,菖蒲药。算不因风雨,只因鶗鴂。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积润容零露,无涯任酌蠡。
浮空长浴日,表圣不扬波。
江汉源流众,蕃夷岛屿多。
客槎如可泛,咫尺是星河。

芳桂殒清秋,无人不泪流。通才今日少,遗恨几时休。

苔藓碑三尺,楸梧土一丘。雁门前学士,地下与嬉游。

恨满东风意不传,蕊珠宫殿拥神仙。司空见惯浑闲事,一夜相思笑玉川。

自笑前身一蠹鱼,白头仍向酉山居。千秋于我终乌有,万卷如今付子虚。

祗此嗜痂留痼癖,忽将食蹠弃残馀。穷年兀兀无长策,不为功名亦读书。

岭上复成岭,云烟近舄生。危崖县树暗,断壁泻泉清。

路绕林端出,人穿石罅行。山中春树早,二月已闻莺。

帘幕沉沉燕子归,牡丹带露浥春晖。依然画省风光妙,少问去年人是非。

柳颦花困,把人间恩怨,尊前倾尽。何处飞来双比翼,直是同声相应。寒玉嘶风,香云卷雪、一串骊珠引。元郎去后,有谁着意题品。谁料浊羽清商,繁弦急管,犹自余风韵。莫是紫鸾天山曲,两两玉童肩并。白发梨园,青衫老传,试与留连听。可人何处,满庭霜月清冷。

落花空怨五更风,江水无情日自东。只解诗中嘲阿软,宁知花里活秦宫。

进来荔子枝犹绿,洗去胭脂井尚红。多少风流多少恨,玉笙吹断月明中。

开府精诚首誓师,髯参才调善扶危。一从鸡犬皆仙后,重话龙蛇起陆时。

冯异名高尊大树,仲文意尽惜枯枝。相公造命传疑信,李广难封叹数奇。

学把锄头莳小畦,牡丹不种种荼縻。花开赢得年年看,棘蔓犹堪补败篱。

碧阑干外绿杨阴,珠箔低垂金屋深。划破波纹花浸水,卷开雾縠月窥林。

数残玉露闻刀尺,盼近银河忆藁砧。除却化为莹巧入,料应难买隔帘心。

著手妙文君自富,搜肠拙什我偏迟。森严旗鼓条侯垒,骚雅源流屈子辞。

反正自惭才思乏,背公敢怨有司私。篇徵急就怀前哲,博士而今见侍其。

四边无树浪为花,猪母云趋落水涯。看褊鱼龙思结网,荡摇星斗快乘槎。

石泉日丽眠黄犊,铁线风劲捲白沙。傍岛倚埯爰作室,晨星三五是邻家。

摇波修树玉同清,隔树虚楼水共成。
桂楫兰桡穿镜出,春歌暮管傍花行。
月如彭蠡湖中挂,云似潇湘浦上生。
但得长年怡杖屦,那论此地胜蓬瀛。

昔有仙人陆鸿渐,性嗜苦茗心骨清。崖泉石甃举品第,好山处处留佳名。

建溪顾渚得异品,惠山之外惟中泠。琵琶洲前千越溪,镌石作灶留山坰。

龙涎倾臼古鼎翠,星火迸石寒烟青。蓬莱弱水恍不隔,一啜世累鸿毛轻。

灵山之阳东冈麓,井冽寒泉皎如玉。何年凿破太古心,云是仙人手亲掬。

乃知往者未足珍,此茗此泉当绝伦。诛茅卜居总为此,一丘一壑聊栖真。

汲清瀹碧匪曾倦,咫尺市廛少相见。高情不免留人间,却著茶经二三卷。

尔来寂寞千载馀,山荒石老人丘墟。樵夫牧子罕知识,山僧野老空长吁。

西江分宪列仙辈,暂屏喧嚣驻旌旆。云关雾幌豁然开,剩水残山价增倍。

踟蹰归马来自东,飘如翳凤乘天风。百年穷达固有异,万古高义将无同。

官舍归来细烹汲,飞翠浮光兔毫湿。韦布书生例见邀,高牙大纛嗟何及。

寒儒未必工文章,三椀浪说搜枯肠。佳期三五夜不寝,起舞皓月回清光。

妻孥大醉我独醒,仰看桂花月中影。欲读茶经且复休,漫写狂歌发深省,安得相从赋石鼎。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