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昔谪恶溪滨,精意能开衡岳云。我匪天穷坐人阨,试从山外望氛氲。
香车枉顾,记临风一面,赠与琅玕簇奈箭。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奈电。
琴边空想像,陈迹难寻,谁料焦桐有人荐。甘受灶丁怜,紫玉无言,惭愧煞、主人相见。
只未必、香魂夜归来,诉月下重逢,三生清怨。
寒月出东岭,流光入浅廊。万心函片晌,一缕未消香。
清梦忽然碎,溪喧满孤枕。推篷绿打头,乱堕松竹影。
及兹朝气爽,行渡石桥近。湿雾吹濛濛,山意犹未醒。
细路春泥明,密篝曙烟隐。莺啼茅屋幽,犊卧露花冷。
缘钟时见僧,到寺一水静。
漫回首、东华尘土。采笔零星,赋秋如许。病酒寒欺,梦中呜咽向春语。
蝶昏莺晓,僝僽损,风和雨。苑柳不成眠,却化作、天涯飞絮。
迟暮。恨芬菲世界,刬地乱红无数。分香瘦减,问谁遣、欢盟轻误。
凝望眼、绣幕深深,想依旧、玉京眉妩。待诉与相思,弹入钿筝哀柱。
我尝校公集,因知公素志。近为作年谱,搜罗及轶事。
大抵公性情,和平而冲邃。在官五十年,保全皆善类。
逆瑾覆纲维,百计社稷庇。卓哉顾命臣,焉敢艰危避。
奈何罗侍郎,门生倡清议。王陈踵讹谬,显与实录异。
元真观碑文,安知非作伪。呜呼公致政,鱼菜不能备。
清操有如此,乃云徇禄位。此像藏闵氏,上有癸亥字。
公年五十七,谨身殿初莅。时和百司理,僚宰无猜忌。
公早抱隐忧,郁郁不得意。苍生四海望,藐兹一身寄。
刘谢继去国,幼主付谁侍。微公秉国钧,杨韩将奚置。
我过畏吾村,墓田久荒弃。日暮牛羊来,无复狐狸睡。
草堂葺三楹,四围杨柳植,湫隘匪旧观,幽洁抵山寺。
燕许大手笔,拟作墓祠记。孰更勒公像,一碑耿寒翠。
门业鸟衣旧,家风马粪馀。庭留忠厚诰,楹蓄子孙书。
有庆承先德,无才愧隐居。故青毡一片,珍重守菑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