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急绕昆仑逝,蓦地空腾赤水气。白日欲出蒸成霞,万里山川尽明霁。
又不见圆峤乃在渤澥中,鲸鲵喷激凌苍穹。春晴转变霞细丽,片片照耀金银宫。
中有仙人识天趣,一生好入飞霞住。卧处光从蕙帐含,饮时滟向莲觞注。
成绮能吟谢客诗,舒丹解作公孙赋。合散终然无定踪,世人安得知其故。
无乃天孙发巧思,织成五色光陆离。越江愁杀浣纱女,蜀峡惊回濯锦姬。
紫殿珠帏穿彩凤,华楼藻井蟠青螭。始觉化机妙如此,顷刻万象何参差。
仙人本自非凡质,岁久餐霞成痼疾。胸中万丈吐虹蜺,倚马文章皆俊逸。
金帔缥缈乘风轻,朝游碧落暮赤城。回首滚滚黄尘客,何以超然出世情。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乍天际清商徐奏,旅雁程催,暮云鳞皱。香散银塘,水仙衣薄怎禁受?
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檐马梦中鸣,一霎判炎凉时候。
搔首,怅琼闺路杳,只听碧天声逗。刘郎去也,问谁咏菊芳兰秀?
正乱叶扑簌飘阶,怕飞坠邻家鸳甃。镇西望愁予,人隔红墙知否?
孙非驽钝母康强,有禄堪支一岁粮。领得天伦真乐趣,不须人事扰回肠。
往年京口郭天锡,学得房山高使君。画省归来人事少,烟岑间向客楼分。
林扃暝落青枫雨,水郭寒生白蜃云。岁晚怀人增感慨,晴窗展玩到斜曛。
湖水缩犹悍,江势高更危。舟师晨济江,蹴浪殊险巇。
如溯八节滩,咫尺不得离。日出杳霭中,风定乃少夷。
朝过博望山,暮宿瓜步湄。计程到江南,看云慰我思。
归心长淹泊,卧听江流澌。吾生如老妪,少即闭深闺。
亦思来长风,年往气渐衰。量己颇已审,通人勿见嗤。
筹添海屋岂寻常,更赖绵绵祖德长。鸠杖闲扶情自厚,兕觥欢酌气同芳。
兄尤诵咏丝纶美,弟却羞惭学业荒。自寿佳章深致意,伫看兰桂得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