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潭心不冻处,雁鹜自相依。积雪正无际,因风忽起飞。
初惊如避弋,复下信忘机。偶得从公饮,聊书此景归。
生平慕蔺,笑人间、竟有两相如者。解唱春城寒食句,却是此韩翃也。
廿以年前,记曾与汝,烂醉皋桥下。我髯君黑,路旁红粉轻骂。
今日髯已成丝,黔还似昔,重会荆南榭。箧里云山诗卷在,只被雨淋风打。
擪笛旗亭,听钟禅院,总是凄凉话。垂虹桥畔,飘零多少同社。
可是行云有意,故把纤阿,一轮推落。飞入南窗,次第穿帘度幕。
霓裳弄影,金波堪挹,绡帐生寒,冰壶初濯。遍处笙竽俱静,香雾空濛,冷浸半床弦索。
正值梦回酒醒,旅中单枕眠乍觉。便欲乘风去,向琼楼玉宇,细听仙乐。
嫦娥应是,笑人长恁寂寞。十年前事,心儿上、忆分明如昨。
此时此夜,怎许人睡着。
笺擘芙蓉,略点染、粉堆金簇。仿佛是、雁排锦柱,龙吟豪竹。
长啸不除湖海气,清谈自带烟霞幅。有东风、寒食汉宫诗,金闺读。
花前饮,人如玉。星下醉,天为烛。高歌吾老矣,空摩双目。
谁信倚风巴里调,换来一斛珍珠曲。倩火攻、奇策更先登,难兄续。
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炎烟。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
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暑摇比翼扇,寒坐并肩毡。子笑我必哂,子戚我无欢。
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齐彼蛩蛩兽,举动不相捐。
惟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身。生有同室好,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陈。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
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辱陪五更佐三老,劝讲《六经》陈二南。御史不容丞相忌,司隶侧目宫臣谗。
脱身党籍走吴楚,托迹丘园求孔聃。孰令展禽三见黜,自分嵇康七不堪。
平生不解带刀剑,晚岁强使閒韬钤。髀销怕骑将军马,面皱羞著从事衫。
折冲师旅非夙习,奔走戎行真可惭。危言重畏速官谤,微禄不逮供亲甘。
慰情屡抱鞶丝女,与国未办添丁男。胡为长年在道路,席不暇煖突不黔。
几回乞身向藩省,未许曝背归茅檐。终当投覈谢僚友,径去结屋依山岚。
鄙夫出处盖如此,为报先生聊口占。先生事业则异是,论道经邦民具瞻。
早令四海偃兵甲,尽遣百姓趋农蚕。时和岁丰我所愿,功成身退公当谙。
他年若访赤松子,一笑相逢掀紫髯。
剑江有前辈,高谊重儒绅。明日耆英里,添君是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