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词主要表现主人公漂泊异乡、有家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
词的上片首句“黄云水驿秋笳噎”通过特定的天气环境(即大雪将至前的黄沙乌云)、特定的栖居环境(水中驿站)以及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胡笳发出哽咽的声音),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辗转漂泊之愁。“吹人双鬓如雪”句采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写主人公暮年衰老之愁。“愁多无奈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无法排遣之愁绪之深。“谩碎把、寒花轻撅”一句采用动作的细节描写,把主人公愁绪无法排遣,不停敲击满树寒花,直至将其敲碎的特定动作表现得十分细腻传神。
词的下片又黄昏写到奈深,“红云转入香心里”三句写晚霞已逝,奈已渐深,人们都已经歇息。而主人公此时更是辗转反侧,愁绪更浓,抬眼望窗外,“雁落影,西窗斜月”两句以景结情。漂泊的大雁留下孤单的影子,一轮斜月挂在西窗外。词人通过“雁影”和“斜月”这两个深秋特有的意象,将主人公漂泊他乡、家园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和无奈表现的含蓄深刻,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崖倾松风奔,石黝苔花湿。迎我一片云,瞻前已后失。
珠宫束丛峦,交倚竞铩植。万株千尺松,阳乌畏其逼。
阴森雨忽飞,出林仍杲日。震霆云木间,举首惊电疾。
闪烁九日落,界空无阶级。疑投玉女壶,将无天汉溢。
噌吰万石钟,笙竽声并一。一一旋湿云,大珠小珠逸。
忽折堕阴崖,澎湃漱巨厔。蛟龙鬼神来,视听爪发栗。
何来乡里儿,大书石上刻。陈陈污岩窦,山林遭辱墨。
愧无酬名山,惟有长太息。
更漏响沈沈,铜壶滴金汁。遣兴与裁诗,含毫纸欲湿。
似云石燕飞,哀祈幸一得。潭底起乖龙,如奉律令急。
蛙鼓亦齐鸣,唼喋乱鹅鸭。阵阵势倾盆,缕缕烟垂幕。
离披蜀葵黄,狼藉鸡冠赤。净洗六街尘,水碧复沙白。
茅屋顿凉生,微香吹衣帻。一雨一犁金,贫民免啜泣。
从此庆丰年,禾黍盈无缺。原野景色新,能遣悲秋客。
且暂解焦劳,小榻呼觞集。
庞公栖鹿门,绝迹远城市。超然风尘外,自得丘壑美。
耕凿勤厥躬,耘锄课妻子。保兹永无患,轩冕何足纪。
岷峨雪已消,春波洞庭满。愁心理归棹,日望南风转。
湘兰不可佩,孤居怅凌缅。方讶雉登木,仍嗟蚕在茧。
坚卧抛《阴符》,强饮堕金碗。人生出处非,百事已乖舛。
贤哲多苦辛,不能自黾勉。蚊虻与鹳鹊,忽忽皆过眼。
飒沓衡云傍,徒伤道谋浅。
梅花飞过柳花香,漫把飘零惹恨长。宛跨蹇驴来踏雪,教人错唤孟襄阳。
赏生遇阳谷,为述君高迹。卖田结茅宇,乃在寒山东。
设榻傍修竹,避人入深松。老僧语夜月,瘦鹤舞秋风。
有酒能独饮,旧侣常不同。即与同饮者,道人浮海翁。
书翻老庄子,作诗弗求工。齿豁发尚黑,食少肌犹丰。
体气虽强健,颐养复有功。是为隐君子,悟道彻始终。
我复世情深,乘亢不自封。去家十余里,偃蹇江海中。
知君笃念我,恨我不能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