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蜀公挽诗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
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
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
疾彼梁丘子,依违秪尚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琼枝曲不折,云片晴犹下。
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
绫衾大入承明直,却把一麾江上来。
云气隔天迷望眼,不堪花落几宫槐。
北方旱气与兵连,犹恐淮州亦蔓延。
数日下田新雨足,不应千里不同天。

水榭清幽,宿雨罢、奔浑齐涨。凭眺处、孤城剩垒,炮痕无恙。

波静细延帘阁底,草香乱扑纱窗上。碧阴阴、一阵嫩凉来,沙禽饷。

篷六扇,烟中漾。箫一缕,潭边唱。况主人还有,吴羹法酿。

但醉且寻茶叟灶,欲归径借溪翁杖。想此时、纤月挂西湄,难于状。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吴山浙水名天下,笔有王维与郑虔。归到江南写真趣,一缄时寄五云边。

台荡古名胜,但言心已驰。一毡难稳坐,双屐好相随。

去郭闻尚远,出游知几时。因风须示我,妙画与新诗。

林下何人共入林,宗雷乘兴许相寻。当机慧业苏张辨,出袖清风李杜吟。

花时恰好花边坐,世谊难忘世外心。借得青毡覆羌被,泮池珠水一般深。

朝散纷纷下紫微,挥鞭争道疾如飞。同来各向朱门去,祇有西山伴我归。

隆替理之常,仕进难固必。在事寡尤悔,于心孰欣戚?

从来黄甘里,先庐颇完葺。虽非大哉居,亦异环堵室。

归来宜晚岁,怀抱得所适。讴吟及芳辰,言笑共佳夕。

赤城有霞气,光照五色笔。门前有大路,而无车马迹。

幸焉返初服,素愿于此毕。冥冥江上鸥,矫首羡归翼。

恳款忧危国,从容友大臣。竟孤婴臼志,遂作绮园身。

名节非无寿,乾坤更有人。堂堂天下士,何必画麒麟。

九朝冠佩泰阶平,国有儒仙作上卿。碧海宵晴迎日出,黄庭春暖看云生。

竹间自洗金鹅晴,花外长留翠凤旌。莫学华阳贞白老,乞身神武听吹笙。

十年随马宿,几度受人恩。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
竹窗寒雨滴,苦砌夜虫喧。独愧东垣友,新诗慰旅魂。

向来道路避乘骢,今拜外台秩更崇。身远螭头封事简,冠仍豸角触邪同。

开尊暮对潇湘雨,弭节秋生鄂渚风。极目江天迷楚望,夜来空仰法星红。

一缕情丝宛转通,淩波瞥见去匆匆。轻模柳叶眉边月,楼外桃花扇底风。

黍峰蒲糁正关情,况复登高望冶城。
惊见北方真学者,尚怜南国旧书生。
风遗异世晋有笏,犹在君家唐未轻。
三复谩行诗句好,雩坛从此振吟声。

痴情欲语,有帘外灵风,共人斜眄。天涯咫尺,试问阿谁书便。

刚道愁怀易剪。早剩下、凄凉一片。空馀万缕垂杨,楼外翠深天远。

谁伴。常仪瘦损。但尽日凭栏,黛痕难展。潇潇疏雨,湿到画梁如霰。

应是新巢香软。可记省、年时初见。分付杜宇休啼,□遣绿窗春换。

问讯烧香,闲行静坐。
与麽分明,是个什麽。
耻为凡生冀明良,摈出贤才事可伤。
若用刘蕡救时策,何须醇酒烂霞觞。

拾级凌高顶,危栏未敢扶。山从朝日出,云到大江无。

地势随吴转,涛声向海趋。沧桑经几变,千古此浮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