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淮南小山为楚辞《招隐士》作词。
请你不要再吹奏前朝的曲子,来听听新创作的《杨柳枝》。
注释
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翻:改编;一说演奏。

赏析

  刘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哀悼。《招隐士》首句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招隐士》篇。《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梅花落》、《招隐士》虽是产生于西汉的作品,但长久流传后世,到唐朝仍为人们所吟唱传诵。唐代文士不但写《梅花落》、《王孙游》乐府古题诗,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咏及这两个作品。如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王维诗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即化用《招隐士》句意。这都可以说明这两个作品在唐代的影响。

  刘禹锡固然也重视这两个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影响,但他本着文学必须创新的原则,向时人提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他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近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确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乐府诗集》都编入近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杨柳枝》组诗八首,其第一首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因此首篇“塞北梅花”一章,在构思、造语上都非常接近。比较起来,刘的“请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旧曲”二句,语言更为精警动人,因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这两句诗,不仅概括了诗人的创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于推陈出新的人们,也都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因此可说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

  此篇上下两联都接近对偶,每联意思都对称,词语则是大部分对称,于大体整齐匀称中显出流动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杨柳乃北方风物,诗中明言长安及洛阳金谷园、铜驼陌、炀帝行宫等,可推知是晚年在东西二京时期所作。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组诗《杨柳枝词八首》,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本诗即是其中的第一首。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两掖仪台峻,珍丛应序黄。
积分回令节,伏槛赏幽芳。
昧谷重延律,仙州剩借霜。
冒寒槛薏苦,逾分得荃香。
汉幄群生遂,虞迁万事康。
与人同所乐,留玩属澄觞。
客窗曾剪灯花弄。谁教来去如春梦。冷落旧梅台。小桃相次开。
人间春易老。只有山中好。闲却槿花篱。莫教溪外知。

宫门乍入。月满瑶阶星露湿。陛上天灯。玉兔金乌相对明。

长街窈窕。不奉传宣那得兔。安喜仁和。延寿宫前一带过。

过江人暮经年事,镫床重话秋雨。北风驱雁暂成行,飞泊寒筝柱。

伴独客、零宫断羽。天涯惟有啼鹃苦。漫浪说浮家,冷梦落、沧波几队,白鸥同住。

长记堕策吹尘,浮云蔽眼,上东门外歧路。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

笑一夕、枯槎倦渡。腥尘还傍蛮江去。要故人、登临倦,自结春帆,素馨开处。

设牧端因飨鬼神,大亨亦为养贤人。抡材祈福缘何事,只为苍生不为身。

去年来见荷初败,今岁归逢菊已残。
残菊败荷浑似我,纵余芬馥岂堪观。
碧户扃鱼锁,兰窗掩镜台。
落花疑怅望,归燕自裴回。
咏絮知难敌,伤春不易裁。
恨从芳草起,愁为晚风来。
衣惹湘云薄,眉分楚岫开。
香浓眠旧枕,梦好醉春杯。
小障明金凤,幽屏点翠苔。
宝铮横塞雁,怨笛落江梅。
卓氏仍多酒,相如正富才。
莫教琴上意,翻作鹤声哀。
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

杨恽非忌贵,知及有馀辞。躬耕南山下,芜秽不遑治。

赵瑟奏哀音,秦声歌新诗。吐音非凡唱,负此欲何之。

铮铮骨气压群雄,传炮羊山斗老龙。宿志未偿嗟毁墓,至今人说海澄公。

腊近渐知春,已有早梅堪折。况是诞辰佳宴,拥笙簧罗列。
玉杯休惜十分斟,金炉更频爇。连理愿同千岁。看蟠桃重结。
朝游狮子晚阳华,玩水看山乐可涯。
野鹤沙鸥惯看客,一双对立流头沙。

朝烟作雾寒濛濛,肩舆似水浮艨艟。风回雾敛忽见路,危桥袅柱三枝筇。

空山闻雷却见日,雨脚已过西南峰。南峰迎客复送客,出没不受浮云封。

眼看得晴雨亦好,翻覆何足关心胸。不知何年雷起蛰,满壑幼出千蛟龙。

张髯奋鬣矜爪觜,失地变作?离松。山田梯水高级级,野碓凿涧寒冬冬。

老农习懒午正睡,一声布谷催春舂。觉来掬水方洗眼,笑看过客何匆匆。

我来不受尘事役,原与猿鹿相追从。幔亭锦幄渺何许,即此已足耽游踪。

泉清酒香野店净,当垆女插山花红。百钱一醉万虑失,去路隐隐随遥钟。

红炉起浪拍天飞,疾焰过风孰敢窥。
任是三头并六臂,到此休夸第一机。
野水舟横芳草渡,人来舞棹或呈桡。
捞虾摝蚬随时过,却向何时得六鳌。

十有四年春,惟三月日吉。枚卜择近臣,学士登密勿。

搢绅贺于朝,处士庆于室。佥曰帝知人,吾等夙愿毕。

公无得志容,庭馆转萧瑟。公诚王者佐,生平学稷契。

致君慕尧舜,自此见施设。铜扉半夜开,沙堤带月出。

暮读书百篇,朝入语移日。劳瘁咫尺地,欲使万国活。

时方事南征,戎马久未歇。黎元尚疮痍,原野恐骚屑。

晴风卷旌旗,三农乍起垡。况我仁义师,忍此田间物。

公为民请命,闻者感心骨。数日政事堂,丝纶慰饥渴。

中朝相司马,姓字及走卒。身当画凌烟,名其悬日月。

昔时同学人,翘首望回斡。

朝游石城山,日暮不肯回。连峰西北倾,迤逦苍屏开。

扪崖历壑千万转,绝顶更上清凉台。清凉台高不知数,千里山川莽回互。

岷江东去走滔滔,微茫似可投鞭渡。凉飙玉露暑不侵,南唐遗构山之阴。

即今颓垣古础竟安在,但见野花纤草历乱愁人心。

君不见澄心堂净居室,冬无凄风夏无日。一朝白甲摧如山,降王只办随身膝。

此地亭台何壮哉,钩栏屈戌俱蒿莱。不须苦作雍门思,且尽一杯归去来。

迢递官塘官树阴,征鞍催发短长亭。荆吴雨涨河流白,齐鲁春归岱岳青。

玉宇风云开北极,金台日月聚文星。近闻下诏求贤急,刘向终须论五经。

醉红方寂寞,吟绿又装成。急雨荷宜听,清风簟可迎。

燕忙谙物态,花尽见时情。独有无言意,不知枯与荣。

吴兴制作天下奇,笔花名轩谁与题。霜毫插架千万枝,枣心兰蕊芳菲菲。

固知文房有至宝,雨露涵渐为谁好。自是春风笔下生,时人只道花开早。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