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千家,闭门不恨春光浅。年时仙仗簇朝正,瞻座香飘殿。
投老沧江卧晚。怕安排、黏鸡画燕。尽情镫火,多事屠苏,今朝心眼。
留命何年,饰巾那计流光换。梦魂犹自点朝班,谁道长安远。
再拜鹃声咽断。倚危阑、飘风鬓短。为谁消息,爆竹东邻,青幡孤颤。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手斸苍苔玉一栏,山家初见眼犹寒。移根莫厌凡红紫,只做春风一样看。
晓莺啼破纱窗梦,东风又催花舫。水傍花流,花围水住,春水桃花新涨。
兰棹画桨。有人影如云,坐来天上。认得仙源,一襟芳思幻霞想。
清游放舟最小,苇绡千万树,都在曲港。饮渌开樽,吹香试笛,不尽浅斟低唱。
芦芽渐长。看鸭鸭阑边,白鸥三两。落日柴门,老渔闲晒网。
长梧有高韵,千载不可及。五柳遗世名,于今亦独立。
悲哉市朝士,夸竞常汲汲。
住来频见荔枝红,密约分明问祖翁。真净不来乡果熟,陈琳无檄愈头风。
楼头叠鼓已三严,起听秋声满四檐。山叶落频风绕树,露蛩吟苦月当帘。
烟寒铜兽催香换,漏促金壶报箭添。笑我原无食肉相,只思莼鲙荐吴盐。
野饭寄峡寺,重过已三秋。虽若陟降险,颇惟临眺幽。
风翻白练带,树响黄栗留。旧宅有主人,无复识先猷。
向者之名园,老木阴相缪。青山入坐席,白水抱门流。
自倾鸡黍载,感古心悠悠。
故人共宿幽斋小,扁竹花开映紫蒲。采阁冥传浮水箭,金城朝建相风乌。
朱丝镂管书苔纸,银簟秋衾梦橘湖。明日棹船金水去,烦君临别赠文无。
小释迦,大文殊。闻名号,任称呼。藤条在握不能用,被他碧眼谩涂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