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子抱沈疾,霜露变滁城。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
栖泊倦淮堧,量移遂山郭。沈迷谢簿领,褰开尽岩崿。
云翔叶县凫,风唳华亭鹤。困谐宣城兴,复枉临海作。
台城隋苑总相怜,忆昔萦堤并拂烟。金屋流萤俱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惊喜冰颜一笑开,投梭时节已怜才。持裙暂肯临风住,刬袜还期映月来。
沉水待烘欢夕座,真茶留瀹到时杯。书生金石心肠在,不借裁诗十字媒。
谁打玉川门,白绢斜封团月。晴日小窗活火,响一壶春雪。
可怜桑苧一生颠,文字更清绝。直拟驾风归去,把三山登彻。
吾父实为君仲父,延陵家里继书声。兰分蕙族元同气,梅是樊兄最有情。
骨肉岂能忘至理,子孙犹得记清名。他年二姓披图谱,知我渊源自默成。
露桃云杏艳妆红,一路胭脂点玉骢。江上芙蓉屡憔悴,不须枨触怨东风。
此是东林旧讲堂,城南古寺拜文庄。尚留薪木馀馨在,直接渊源百读长。
海可来游非断港,山堪仰止且循墙。抠衣最恨余生晚,未列当年弟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