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明月共千里,今夕极天无一云。不知谁令太虚空,着此皎皎白玉盆。
长空与月慰愁眼,良夜得酒含微醺。天公有约不可负,急荡两桨凌江濆。
更携江上满船月,来打寺下三更门。脩廊夜寂风叶乱,古佛不语残膏存。
老禅今夕但拍手,狂客数辈空馀樽。高谈剧语天亦怒,白璧故遣云相吞。
人言祸福真倚伏,欢常有馀饮不足。篙师促客归去来,夜半风颠浪如屋。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曲磴行来尽,松阴转寂寥。不知茅屋近,却望石梁遥。
叶响疑闻雨,渠寒未上潮。夫君轩冕客,此地欲相招。
滇桂源头万里遥,一秋无雨涨全消。端坑水涸初开砚,羚峡门高暗长潮。
荔子从知贲越江,于今锦树几幢幢。汉姬燕去钗谁合,叶令凫来舄自双。
露重桂香燕满院,日长萝影冷摇窗。不应又浣西溪曲,何限行云学水淙。
凉风起中林,槁叶落如扫。徘徊此何时,岁暮一何早。
吾生随物化,安得不枯槁。惆怅暮日夕,延颈望云岛。
荣名非所慕,神明可长保。手把三皇文,五岳访芝草。
禅帷偶暂辍,经筵时复登。香风韵幽磬,宝幢绚华灯。
音宣心所契,闻洽虑俱澄。愧余沦中品,知师超上乘。
西出龙尾关,长风起林壑。纡回俯平冈,直上削灵崿。
天低众峰偪,涂危寸步却。元气斡混茫,层阴互包络。
石梁跨飞虹,何年五丁凿。奔雷走怒泷,匹练洒晴瀑。
箐荒窜鼪鼯,砦密斗枝格。夕烟生孤墟,寒翠湿双屩。
揽辔蹑崔嵬,白云高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