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
长髯真人别天上,鹄驭龙骖辔千丈。毵毵风鬣滴烟香,空山夜语姚和尚。
霜街寂历风松子,皂衣落落穿十里。小臣有语叩龙鳞,地老天荒呼不起。
溪藤瘦石碧昂藏,马蹄踏水炬煌煌。千年山骨凭搜取,当日龙沙战几场。
鉴湖挥手十年余,里社谁寻旧草庐?今日相逢皆后乘,高风端不为长裾。
皋比暂向龙门设,麈尾聊从虎帐舒。惆怅君归当雨雪,故园梅信复何如?
柏林枫岸迥宜看,杨柳芙蓉不柰寒。最爱高楼好明月,莫教长笛倚阑干。
写罢桃花扇底诗,木香手撚小枝枝。灵犀一点春心密,不许墙东野蝶知。
一百五日正欲暮,三月尽头犹是春。把酒对花须大醉,人间谁主复谁宾。
东溟跃羲和,西海骋望舒。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
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途长日苦短,何以宁其躯。
白露沾我衣,众芳忽萎枯。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
雨雪阴晴我与俱,三年宴寝此西湖。云天息息心头景,欲写相思一字无。
淩之浒兮一竿竹,水洋洋兮山矗矗。青琐归来三十秋,閒云野鸟相追逐。
日长午困憩茅轩,声利无关心自足。终身得此复何求,况是书香儿已续。
一自乡关动战锋,楚云沧海思无穷。那堪流落逢摇落,不是愁中即病中。
白玉帐寒鸳梦绝,彩云天远凤楼空。此情可待成追忆,巫峡迢迢旧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