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锦贻魏洪二侍郎

修竹本孤直,丛蒿掩翳之。丛蒿岂不蕃,竹色青不移。

经星丽崇霄,阴雾蔽其辉。终焉安得蔽,阴雾宁几时。

小人抱龌龊,君子素肯违。青蝇与贝锦,盈庭腾诽辞。

平陆起波涛,岂云天可欺。天道固包含,堲谗有往规。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陇头水,征夫泪,征夫之泪滴陇头,化为水入秦川流。

水流向秦川,呜咽鸣不巳。何因得天风,吹入君王耳。

扰扰无穷事,吁嗟景教行。乍闻袄庙火,已见德车旌。

过重牵牛罚,横光啮犬争。挟强图一逞,莫问出师名。

大忠祠下非无路,节妇门中更有人。莫道人心不如古,须将节妇比忠臣。

松松倒悬数干尺,身似藤萝缠怪石。有时怒随雷雨飞,三十六峰腹尽坼。

洪生兄弟性爱松,读书各据一芙蓉。黄山本是白云海,松树大小皆神龙。

罗浮七星作道士,邀予每道神仙事。繇来变化本无情,性尽自然天命至。

汝师汪子在天都,曾见轩辕得道无。莫浴汤泉生羽翼,且将石笋作摴蒲。

言兵实自轩辕始,八卦神机连甲子。峰峰布列是阵图,白云出没为旗帜。

阴符不用更钩深,象数之中总可寻。读易自应知战法,裁诗且复遣愁心。

莫疑虑,莫疑虑,
顺风天帆逆风住。要寻路,
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

岿岿光复堂,汤汤岁寒溪,故家世业传江西。他园岂无木,重是祖手植。

他地岂无土,重是祖手辟。物生各有主,天道终好还。

岚光映朝牖,不改门前山。堂有趾,溪有涘,我溪不竭堂永峙。

巴江滟滟巴山空,十里五里蕉花红。少年锐意立功业,破烟一棹轻如风。

却思三岁相欢聚,说剑论诗轻李杜。平生不作女儿悲,今日为君重回顾。

来往亦风流。曾伴仙翁衣锦游。闻道长平朱紫地,西楼。

依旧人人说故侯。

能得几春秋。未必灵椿老便休。自有枝枝丹桂在,何忧。

宝月忙催玉斧修。

全赵堂堂入望宽,九层飞观尽高寒。空闻赤帜疑军垒,真见金人泣露盘。

桑海几经赤劫坏,江山独恨酒肠乾。诗家总道登临好,试就遗台老树看。

天地斯文气味真,丹涯企仰渴生尘。小春又报梅花信,笑折临风寄美人。

海上青琅玕,曾持天上看。萧条风雨夜,谁拾凤毛寒。

西子湖边杨柳枝,千条万缕尽垂丝。
东风日暮花如雪,飞入雕墙两不知。
垂垂大厦颠,一木支无力。
精卫悲沧海,铜驼化荆棘。
英风傲几砧,滨死犹铁脊。
血洒沙场秋,寒日赤为碧。
惟留吟啸编,千载光奕奕。

今日天气肃,我心舒且閒。美人携碧酒,与客登青山。

矫首思八荒,意适忘险艰。双流白日下,千室浮云间。

木叶露已黄,泉声亦潺潺。时序忽若流,但伤游子颜。

鴥彼南飞翼,可望不可攀。绵绵山下路,逝此何当还。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石城乌,初啼歇。一线寒江万里秋,六朝残日殷如血。

慷慨休歌《行路难》,安排随地圣恩宽。牛车未免烦田老,升斗依然仰大官。

瘦骨可堪边塞苦,敝裘宁耐朔风寒。临歧不洒伤心泪,忧国当年泪已乾。

偶伴浮云出,还寻倦翼归。
泝流扶楚柂,长夏及荆扉。
故园荒乔木,劳歌厌采薇。
本非求独往,要自隔群飞。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西楼爽气千仞,山障夕阳愁。

谁谓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泽南州。准备黄尘眼,管领白蘋洲。

老生涯,向何处,觅菟裘。倦游岁晚一笑,端为野梅留。

但得白衣青眼,不要问囚推按,此外百无忧。醉墨蔷薇露,洒遍酒家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