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天官殷少宰

十载词林供奉中,史才经术并称雄。恭承三命铜龙署,兼典诸儒白虎通。

要地持衡三北斗,清声曳履入南宫。犹言紫极氤氲处,非复文昌八座同。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峰带楼台天外立,明河色近罘罳湿。
松间石上定僧寒,半夜楢溪水声急。
茫茫凶荒,迥如天设。驻马四顾,气候迂结。秋空峥嵘,
黄日将没。多少行人,白日见物。莫道路高低,尽是战骨。
莫见地赤碧,尽是征血。昔人昔人既能忠尽于力,
身糜戈戟,脂其风,膏其域。今人何不绳其塍,植其食。
而使空旷年年,常贮愁烟。使我至此,不能无言。
莫春清淑之初,赏心最乐惟修禊。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旧弼宗英,文章贤牧,肯临坰外。向碧山深处,寻花问柳,有佳气、随旌旆。
寥落幽人寓止。借僧园、缭云萦水。栽花种竹,凿池开径,渊明岂愧。美景良辰,玉颜方老,欲留何计。对残红嫩绿,开怀笑语,且须同醉。

山断情相接,江同派暂分。无风犹细浪,有日却轻云。

生熟衣中半,阴晴气两熏。还家浑欲早,徐棹也堪欣。

玉堂冠佩托英游,老大相看尚黑头。后植庭松柯叶改,旧题诗壁姓名留。

仙人掌出庭初散,太乙灯来夜转幽。惟有清欢并姓语,多情难为故人酬。

世故驱人百未休,江山何地可堪留。乾坤此日还重九,风雨今年又一秋。

碧树可惊游子梦,黄花偏爱老人头。且须急把东篱酒,回首江天独倚楼。

野性平时酷爱山,年来何幸得休官。
情知轩冕生无益,身在林泉死亦安。
已免出门频应接,尚贪散策纵游观。
得师妙语相开发,始觉浮华不足看。

十年来往黄瓜路,冒日冲风凌雨雾。今朝短策又披云,一笑成诗复悽楚。

我行对镜并浮鳙,欲攀星斗摩苍穹。黄瓜虽小亦其亚,领略鳞鳞千万峰。

木棉非茧丝,粗厚亦难坏。裁成七尺被,一幅三缝界。

公孙富饰诈,老衲贫忍卖。垢汲涧泉浣,晴挂松树晒。

时或礼如来,横铺共膜拜。

沛上风云志未酬,彭城先有锦衣游。同为富贵归乡者,只是龙颜异沐猴。

萍蓬一世百无功,转首俄成六十翁。往事锲舟求坠剑,虚名影斝悟悬弓。

展开明月清溪舟,吹断香风锦树空。托意莼鲈归故里,始知张翰是英雄。

山川百千景,斯并诚夐绝。灵源若神涌,怪石肖天裂。

不与浊流并,恐是众泉杰。银汉河分派,玉壶冰借洁。

中夜声激怆,四时光秀澈。泾渭耻淆杂,潢潦愧涸竭。

润如周孔教,清比夷齐节。观鱼思文望,对岩梦武说。

我欲断谄佞,汲此洗剑血。我欲安庙社,磨此镂勋碣。

诗以志本心,书之非诡说。

短衣荷长镵,晨起斸黄独。归来读道书,日晏饥我腹。

羽人丹砂床,遥知在涧谷。松膏滴云腴,山房酒应熟。

剪彩肠逾结,伤心景自流。
春风才七日,泉路自千秋。
凄断雁非字,悲看月又钩。
登高一临眺,极目总堪愁。

浙东三海笔通神,梅老胸中别有春。写出清奇高格调,不知谁是此花身。

北窗一梦觉,夕阳已西隤。念我素心人,蹑履来高斋。

新诗入超妙,清谈杂诙谐。幽兴犹未已,忽惊鼓角催。

相送及柴门,月明松径苔。此境殊不恶,应系他年怀。

青灯影冷棋三战,红火炉温酒一杯。

五十五年梦幻身,东西南北孰为亲。白云散尽千山外,万里秋空片月新。

迢递官塘官树阴,征鞍催发短长亭。荆吴雨涨河流白,齐鲁春归岱岳青。

玉宇风云开北极,金台日月聚文星。近闻下诏求贤急,刘向终须论五经。

侯景陷吴兴,太守书生耳。战败整衣坐,视死如脱屣。

吾忝任专城,朝廷危至此。不能力匡复,是则深可耻。

景犹怜悯之,欲存其一子。自分吾一门,己在鬼录里。

安能就尔胡,乞恩以贷死。世人恶无后,苟活聊尔尔。

侧闻张也风,亦可少愧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