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公实 其二

客有燕山至,传君丧海隅。含香情不厌,辟谷事还迂。

词翰家长技,经纶国大儒。天心曾尔辈,雪涕自吾徒。

精气乘朱鸟,浮生过白驹。所悲无旧物,此道失前驱。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暮暮相望夕甫谐。针楼巧巧似身材。下头无数老人媒。
昨夜竹林那得见,朝来干鹊是空回。人间五日后能来。
低头久立向蔷薇,爱似零陵香惹衣。
何事碧溪孙处士,百劳东去燕西飞。
今朝纵目玩芳菲,夹缬笼裙绣地衣。
满袖满头兼手把,教人识是看花归。
马足早尘深,飘缨又满襟。吾师有甘露,为洗此时心。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都门相送处,无奈柳条长。咒引天花落,经翻贝叶香。

浮杯吴水绿,飞锡海天苍。后夜涵江月,应期到上方。

圣时恩厚赐馀生,日与乡闾乐太平。已弃胡床无长物,尚携拄杖有同行。

新裁乌帽人争看,小摘青蔬手自烹。买得水车无用处,绝知造物相归耕。

宝剑初期多击鲜,嗟嗟何及泪阑干。
美官孰与承颜乐,丰祀何如啜菽懽。
已矣亲容生死阔,要知好道始终难。
共惟出自期无忝,留作松楸久远看。

初日丽垂杨,朱楼临大路。纤纤彼女手,当户裁纨素。

雍雍雁南游,遗音落沧州。美人耻歌舞,箧笥叠衣裘。

衣裘有时著,孟冬清霜落。皎皎蕣华姿,岁寒逾绰约。

道胜忘纷华,心游贵恬汉。

长相思,在长江。云端有女拥朱幢,玉手相招不肯降。

下方无缘通情愫,稽首再拜立纱窗。我有白璧价无双,愿因长风献尊前。

中途犹恐黑云逢,阊阖之门未应闭,扁舟何事阻奔泷。

长相思,水淙淙。

述职期阑暑。
理棹变金素。
秋岸澄夕阴。
火旻团朝露。
辛苦谁为情。
游子值颓暮。
爱似庄念昔。
久敬曾存故。
如何怀土心。
持此谢远度。
李牧愧长袖。
郄克惭躧步。
良时不见遗。
丑状不成恶。
曰余亦支离。
依方早有慕。
生幸休明世。
亲蒙英达顾。
空班赵氏璧。
徒乖魏王瓠。
从来渐二纪。
始得傍归路。
将穷山海迹。
永绝赏心悟。

近日淮南见马卿,新诗句句掇琼英。画船不肯留三日,先载东风过四明。

积水满坑满谷,飞淩如屋如山。病险还经地险,今朝侥幸生还。

山雨萧萧夜转多,思君别后定如何?帷犀怪底时时动,池上东风生绿波。

学生行春日,阳和处处同。
莺啼千嶂外,人醉百花中。
彩服迎官舍,丹书出汉宫。
相如辞赋里,深有太平功。

忽带青云去,惟将逸韵留。剡舟知待雪,陶径已辞秋。

风足高山水,光原灿斗牛。瑶华承寄问,多病获新瘳。

学佛人人被佛瞒,拨尘见得几何般。
狂风卷地云吹散,独立栏干宇宙宽。
唐室开元致太平,年年十月幸华清。
当时马上多娇态,不相驱驰蜀道行。

入洞畏仰视,峭石高于头。暗步蹑滑径,晴昼忽夜幽。

石空泉愈响,澎湃水四流。我友发狂兴,大笑声不休。

手掬一勺水,为我澄双眸。洞外方畏暑,洞内疑清秋。

垣倾乱草荒,披拂登层丘。石上更有池,天巧非人锼。

贾氏曾构园,盛事遗灵羞。造化本无心,安用区薰莸。

我自出奇幻,人自恣冥搜。

春风杨柳拂行舟,有美联翩共远游。入洛陆机新作赋,依刘王粲故多愁。

旧京珠履三千客,荒冢冬青一十秋。湖上好山无恙在,独持卮酒对群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