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其三

嶰阴有孤竹,常含千岁霜。截为雄鸣管,其音中清商。

岂不在人耳,世已无凤皇。新声自一时,艳曲乱高倡。

安得日相御,并坐君子堂。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营当万胜冈头下,誓立千年不朽功。
天子手擎新钺斧,谏官请赠李文通。
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折得青须碧藓花,持向人间说。

老鹤志千里,候虫戒三秋。此理定如何,宛在水中洲。

我师南荣去,生从知北游。岁暮良鲜欢,不如狐首丘。

寒灯伴岑寂,河汉窗间流。缅怀双白璧,路断水悠悠。

摩诘颇解事,好语供我求。坐令不可遣,奄然随遇收。

归程只旦暮,妙义思赓酬。君谓我辈人,吾匪斯人俦。

且将有限力,相与穷深幽。

骏马牵来御柳中,鸣鞭欲向渭桥东。
红蹄乱蹋春城雪,花颔骄嘶上苑风。
物理有终极,人情从往还。
阴阳消长际,老疾去留间。
申白徒怀惠,巢由不买山。
更歌吾和汝,风日稍侵颜。
鶗鴂怨花残。谁道春阑。多情红药待君看。浓澹晓妆新意态,独占西园。风叶万枝繁。犹记平山。五云楼映玉成盘。二十四桥明月下,谁凭朱阑。
心似合欢因恨结,眉如别柳为愁弯。
樽前舞影风能偃,争奈当年力拔出。

荒鸡嗥朝暾,揽衣国西门。辞家从军巳四载,欲归未归仍苦奔。

王孙曾遭莲勺困,宣载亦被伐木屯。古人贤圣且如此,今我嵬琐何足论。

行行将何适,四郊尽荆棘。欲留不可留,欲行行不得。

岁月无情日崔隤,头童齿豁心巳灰。中逵抚剑肠欲结,短歌激烈长歌哀。

长歌哀,泪盈把,匪兕匪虎在矌野。结爱同心难尽言,况是悠悠行路者。

猗兰生涧阿,邈与尘氛违。清泉带丛薄,白石相因依。

澹无艳丽质,皎洁何菲菲。惠风石披拂,湛露晨未晞。

我乐往从之,芳馨袭满衣。爱重不忍折,徘徊暮忘归。

四月二日天清和,夏家亭子熏风多。扁舟出郭兴无限,三杯草酌颜先酡。

向夜蛙声闹深竹,中池星影牵微波。歌残酒尽人不醉,篷底独眠愁奈何。

并埋松柏与云齐,月夜青山一望低。
山鸟不惊人迹绝,步随流水到前溪。

望云海,陟高京。秋风令百物,天地何冥冥。黄河岸头能覆车,何况羊肠诘曲行。

捣练子,真了了。闲行闲坐任歌叫。啰哩凌,哩啰凌。

我咱知,人难晓。曲中有个三光照。啰哩凌,哩啰凌。

黄篾楼中惟饮酒,楼下长沟凫雁多。湾头桥断浮青草,湖面风来生白波。

馋奴竟煮脱绷笋,老鱼戏唼如钱荷。诏书宽大到海角,河北饥氓争倒戈。

帘卷疏风入小楼,夕阳衔雁欲西流。
无人细说吟边事,独有黄花共晚秋。

子长愤著书,论或凭胸臆。殷勤表素王,已足称神识。

时方贵黄老,经术尚薄蚀。卓然仰高山,先路导其惑。

骈罗七十子,附圣为羽翼。遂使弦诵堂,崇祀盛轨则。

我嗟卫道人,曾未预配食。盲左既酬功,腐迁何愧色。

一声两声松子落,一片两片枫叶飞。
夕阳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归。
壶树苔波月渍皴。

只愁城向度岁时,红颜耐得几分离。销魂自是情男子,除却江郎总不知。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