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歌 其七

骏马似人长,金鞭五尺强。往来渭桥上,琅琊大道王。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仲宣荆州客,今余竟陵宾。往迹虽不同,托意皆有因。
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频。江汉沙泥洁,永日光景新。
独泪起残夜,孤吟望初晨。驱驰竟何事,章句依深仁。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
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
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
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
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凉风吹北原,落日满西陂。
露下草初白,天长云屡滋。我心不可问,君去定何之。
京洛多知己,谁能忆左思。
遍地残花庭院静,流莺对对相过。万条风柳间婆娑。樱桃初弄色,萱草自成窠。
早是芳菲时节晚,追游期会无多。眉山敛翠近秋波。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

东风作雨浅寒生,梅子传黄未肯晴。戢戢箨龙头角就,温云缭绕变江城。

籍甚金闺彦,从容玉帐筹。垂堂惩后戒,徙突慕前修。

忽作隋珠弹,真成赵璧投。宁辞广武械,竟脱楚仪囚。

蹇叔言犹在,殽函骨未收。云何即长夜,不复见焚舟。

余晦越乡别临贺,郭君出竟送荆州。
放麑心事人夸说,得似如今累岁留。
可怜颜色好阴凉,叶剪红笺花扑霜。
伞盖低垂金翡翠,薰笼乱搭绣衣裳。
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
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夺情疏上母丧终,晚节登朝辙不同。卓绝原为少年事,护持绰有大臣风。

一途首善弦歌外,六载都匀木石中。讲学宋亡言已甚,可堪妖贼比山东。

金缕水沈熏透。蛱蝶趁花风瘦。整整复斜斜,淡墨妙于浓绣。

生就。生就。摇曳一痕红咮。

书蠹犹堪读,囊萤亦强观。竞辰规后学,继晷匪油乾。

惟公廊庙姿,骨相宜珥貂。

九月九如三月三,五湖山水尽清酣。西瞻林屋三天近,南上风帆一日贪。

潮蹴滟堆青不动,雨悬花洞气长谽。月中箫鼓神君殿,云下龙鸾帝子骖。

猛虎护林依董奉,毒蛇避井施苏耽。胭脂塘暗清尘起,缥缈峰高碧落参。

落日大堤花杲杲,西风茂苑草毵毵。越人仕倦秋思枣,吴女情多夜擘柑。

自是王仁僧好伴,为予善唱《望江南》。

万里一孤舟,常年事胜游。星河三峡夜,烟树五湖秋。

迹拟玄真子,名齐博望侯。翻怜蓬荜士,白首卧林丘。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干弱叶织花特奇,艳浓九夏到秋进。
枝头结实元为乐,争奈越中人罕知。

京雒声华重,闺襜福慧双。新来笑握到饴乡。商略枕中鸿秘帐中香。

社集工联唱,园池近泛觞。一年一集关吟囊。应看娇婴玉雪共成行。

抛舍东山岁月遥,几施经略挫雄豪。
若非名德喧寰宇,争得蒲葵价数高。
远道难托迹,新羁多怯魂。
况兹风雨夕,四塞山城昏。
坐令昭旷怀,颓然抱幽存。
尚冀晤才彦,清谈蠲郁烦。
高山邈旌节,何用展寒暄。
孤鸿去容与,遐心矫腾骞。
君心谅无拒,跂予伫归轩。

田雀非一种,小大相追随。决起十步中,窃食播谷时。

墙头连阡陌,瓜熟豆离离。竭力营宿饱,岁晏常苦饥。

东邻多嘉树,西邻多枯枝。柔条鲜且绿,顾我终不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