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二首 其二

举俗慕良旦,好尚各有趋。高楼曝纨绮,贫女无缯襦。

移时曜灵没,素月复已舒。群居女欢宴,长坐独愁吁。

愁吁亦何为,同裯与我殊。春徂秋未返,膏沐谁为娱。

仰视河汉女,相违复来俱。要知比翼乖,各阻天一隅。

乖离有重觏,母使寸心渝。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你喜欢

隐隐幽岩曲曲泉,石林茅屋两三椽。平生不尽江山兴,只是丹青已可怜。

禁掖危疑地,维持护圣躬。大声麟趾殿,立刻哕鸾宫。

入井言皆妄,垂帘智自雄。头须一夜白,腔血九霄红。

贿枉熊飞百,仇深魏进忠。赵高谋叵测,王圣事交通。

擢发罪难数,燃脐膏易融。义儿鹰大布,酷吏鼠狐丛。

一网连珠染,三琵虐焰攻。钉囊牢穴下,妻子堞楼中。

醮佑同文狱,钱输卖菜佣。小臣陪顾命,帝鉴有馀恫。

野凫生雏时,乃在河沚中。
可怜生羽翼,各自恋菰丛。

系缆不能发,酾酒酹春江。江间波浪千尺,留客角词场。

不向公卿屈膝,翻向公卿斗捷,老我十分狂。一醉弄柔翰,赢得小奚忙。

争迟速,分殿最,共平章。堂堂大将旗鼓,谁屑倒戈降。

篷背雨声淅沥,恰与吟声相答,长啸水云乡。敝帚自珍惜,佳话记归艭。

不知今之人,谁识张县尉。勿问胸中事,但看面上气。

所谓人英者,正是斯人辈。前年南郭中,文酒日夜会。

一从舍我去,忽忽再逾岁。今兹岁且尽,为子吟不睡。

起坐却就枕,伸头出纸被。约是三四更,老老抱双脚。

此时吟正酣,声调不可却。春风起淮东,须臾到嵩洛。

往往入子家,但子眠不觉。子觉将奈何,声尽情思多。

上东门外路,洛水生春波。还我大松来,不用寄诗歌。

敢叹边氛炽,今闻公道开。中原非世事,南国自人材。

朱履羞弹铗,黄金谩筑台。天涯转蓬恨,何地赋归来。

疋马赴宁川,靡靡行不止。水色与山光,一百二十里。

水光承雨乱银花,柳外双峰出碧丫。
我便欲寻蓑笠去,断桥湾里是渔家。

尚书文史济时才,匹马仍随使客来。沧海龙飞天子诏,青冥鹤下赵王台。

诸溪篁竹参差动,五岭梅花准拟开。政使风烟殊百粤,未应佳句不能裁。

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
浊酒淹霜夕,繁枝映户庭。
冶城高片月,淮水荡疏星。
秋漏愁相促,寒钟醉共听。
世今无北海,谁慰尔飘零。

晨光新捲翠微烟,弄态偏于两后妍。独坐小楼青自到,不因采菊见悠然。

瀛洲亭畔静阶除,匼匝槐枝亚碧虚。池面轻风迎散帙,檐牙初日照幡书。

共知定本推前辈,未敢传钞付小胥。东观从容参典校,騊駼载笔愧庸疏。

薄暮抱幽独,无言倚小楼。
日觉千树晚,风起一天秋。
警枕团新梦,寒衣带旧愁。
只因吟太苦,余病未全瘳。
越艳迹如扫,年年烧痕绿。
归僧踏岭云,枯叶声相触。
三休寻磴道,九折步云霓。瀍涧临江北,郊原极海西。
沙平瓜步出,树远绿杨低。南指晴天外,青峰是会稽。

连冈相接聚沙汀,掩映渔舟点点萤。风定碧波明远火,光摇寒影落疏星。

莫疑沧海鲛人泪,翻讶乾坤柳絮萍。惊起苍龙眠不稳,欲燃犀角烛奇形。

文殊弹指,罔明出定。今日重新,打翻旧令。女子瞿昙,在我心镜。

两宿河西务,离心日几回。望凝天阙近,门讶使车来。

寒气著人薄,晴光向客开。明朝须早发,疋马上金台。

第八峰高是桂林,安期曾度马明生。
个中自有通仙路,拂袖天香影里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