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钟五十五,仿佛如华颠。崇朝手残书,移日即茫然。
回忆羁贯初,骏快颇翩翩。过目了大义,少选竟一编。
倍诵若泻水,不受长者鞭。因之易骄惰,研习未肯专。
谁知老将至,意象衰于前。力学诚上策,有志无其年。
夜阑烛跋短,余光岂迁延。身非袁伯业,抚卷惭先贤。
乌洲在桥北,我仆云路迂。语仆尔何知,彼有高士庐。
问樵得处所,林樾尤扶疏。脩竹仅万个,古梅非一株。
小畦植蔬果,复有沼可渔。下马式篱藩,摄袂循庭除。
不闻鸡犬声,茶烟起庖厨。伊人道义富,岂比山泽臞。
萧然蓬蒿中,尚友泗与洙。古来连云第,翕赫众竞趋。
渐台暨郿坞,变灭才须臾。圣门不朽事,乃属陋巷儒。
愿君长保此,是亦颜之徒。
疏林宿鸟。柴门里、凝尘半榻谁扫。倦程繫马,风刀裂酒,雪花欺帽。
何时古道。看长倚、敖山翠小。又灯昏、寒星照户,不使客愁少。
攲枕寻思处,画句炉閒,印梅窗杳。岁残气味,叹诗人、在家贫好。
底事飘蓬,竟输与、蛾儿夜闹。恐明朝、渐看鬓影似暗老。
白鹤下,白鹤下,遥自九天来。圆顶丹砂千岁火,修胫紫甲万年苔。
玉骨本仙胎。
君行急回首,望望黄金台。寄语谢诸君,为我联翩来。
惨目复惨目,掩涕入汝房。揽镜泣孤影,抚枕悲残芳。
嫁衣亦已敝,绣幕无时张。箜篌遗素壁,刀尺缄空箱。
种种感故物,脉脉想容光。忆汝初归时,盛饰拜姑嫜。
锱铢今何有,毁弃坐我穷。往余客京师,心念第三郎。
料知需玩弄,买来小银铛。封题托鸿羽,更著书数行。
嗟我寄未到,此子先夭殇。汝每持以泣,因之汝亦亡。
那更复见此,能不摧肝肠。
诗囊书箧出吴中,便是东篱采菊翁。华表柱头相语鹤,秣陵江上独归鸿。
高情有契山头月,雅望无亏铁面风。想见樵山园圃好,遗安妻子鹿门同。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