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三之二)

宋邻东畔。明月关深院。玉指金徽调旧怨。楚客归心欲断。
城隅芳草初春。佳期重约临分。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系住行云。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应迷天上鹤,犹压地中雷。商色皎且盛,郢歌清更哀。

檐澌悬剑戟,庭块列杓魁。对老凌华发,迎春濯旧埃。

萧萧露白蒹葭老,索索风乾杨柳疏。
坐见渔舟归浦尽,小篷明灭上灯初。
云峰一变隔炎凉,犹喜重来饭积香。
宿鸟水干迎晓闹,乱帆天际受风忙。
青鞋踏雨寻幽径,朱火笼纱语上方。
珍重故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微茫。
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
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圣门际天而不可径兮,子聚粮以疾趋。古文熄而哇郑兮,子独追而雅诸。

众皆赏其襮而遗其里兮,知全者不在予。仕者谓赣民之嚚兮,不啻沬邦之夫。

何子之仁以莅兮,若膝下之乳雏。予惟子之观兮,则未知封屋之迂。

沐猴豸而罔腼兮,子发上而衡盱。舍己躁进而谓子躁进兮,宜不曰沽名之非愚。

世切齿于彼之晚霣兮,流涕于子之不晚殂。庸知天之不子祉兮,不厚彼之辜。

惟师友之恩纪兮,一饭而九其吁。天不予棐而夺予朋兮,半其济而亡舻。

决汝汉而东之兮,曾足为予泪之馀。若子之死而不死兮,不亦名星日而骨幽墟。

沉船斩馘海为膻,潭底潜蛟喷血涎。髑髅带箭逐波去,可道孙恩是水仙。

曾闻范老堂前柏,千载吴中泽尚存。我种庭槐高百尺,三公当必付诸孙。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寻常邪见及提携。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圆光一颗好摩尼。利物兼能自利。

十七年来閒阔情,三千里外惜群鸣。开缄不觉悬双泪,欲见还知隔一生。

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陂行。旧时多少云霄客,屈指何人记昔盟。

执昼蕴丘壑,冥机未策勋。瓦匜消古篆,石榻伴归云。

胜事知如许,馀生无所闻。灯花冷相笑,何可补毫分。

槲之用于古,木薪实以皂。一经发全能,遂令穷郡饱。

辨土剂利害,草木乃皆宝。敬告异邦君,死法要活草。

树色未啼鸟,桨声初度航。
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吹霜。
飘泊年来甚,羇游情易伤。
年丰清颍尾,吾计亦差良。

元戎出号初鸣铎,狂客忘归更赋诗。貔虎千屯防要地,鱼龙百戏梦清时。

月临粉蝶南楼静,天接沧江北斗垂。可得夜游重秉烛,佳人双唱玉交枝。

九龙山下白日荒,九龙山上愁云黄。中有古坟几千百,泉为鸣咽鸢为翔。

龙钟翁仲烟中卧,危崖瘦石苍苔裹。一片萧疏插素秋,白日黄狐看山坐。

我来纵步深林行,苍山合沓间泉声。古木千寻不枝叶,土垒三尺堆荒荆。

残碑藓蚀无名字,无蹄石马流清泪。墓门老鬼夜半哭,断桥磷火黄昏炽。

斜倾老屋唤谁扶,病柏伛偻枝干疏。春深草色醉黄鸟,月白松涛咽鹧鸪。

尘世沧桑不可料,百年驹隙双丸跳。不如无植亦无封,骚人无处兴凭吊。

呜呼赤松子,黄石公,张良辟谷行相从,遥望三山东海东。

扶桑东去水淙淙,风度端凝忆曲江。五日岂存京兆想,十年定见健儿降。

酒龙诗虎罗官廨,玉敦珠盘笃友邦。故国改弦吾辈责,尊前热血已盈腔。

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

九五黄宫八百姬,臣工拜舞贺昌期。春回灵囿时颁历,香蔼瑶坛夜受釐。

河渭吐吞秦日月,岱华扫荡汉旌旗。清平乐事何由识,柳暗花明出锁迟。

一别几经春,栖迟晋水滨。鹡鸰长在念,鸿雁忽来宾。

五斗嫌腰折,朋山刺眼新。善辞如复我,四海五湖身。

野马荒前堠子开,天青独上客衣来。
美人若有相思梦,云雨何曾隔楚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