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 其二

借地安樵爨,秋烟满桂丛。祸因贫贱少,诗到乱离工。

有妹音徽隔,诸儿起卧同。数畦乌口稻,满待熟天风。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寥寥此堂上,幽意复谁论。落日无王事,青山在县门。
云峰向高枕,渔钓入前轩。晚竹疏帘影,春苔双履痕。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虚牖闲生白,鸣琴静对言。
暮禽飞上下,春水带清浑。远岸谁家柳,孤烟何处村。
谪居投瘴疠,离思过湘沅。从此扁舟去,谁堪江浦猿。
云黄天为低,窗白雪初作。
幽人睡方觉,帘外舞万鹤。
斜斜既可人,整整亦不恶。
不知来何暮,遂失梅花约。
东风桃杏暖,不受珠玑络。
聊回万斛润,点点付藜藿。
幽人无酒饮,一笑供酬酢。
岁晚会复来,相期在丘壑。
白玉为堂月一栏,何如茅屋雪中看。
笑堪索否便堪醉,盟可寻欤不可寒。
杜北春风惊婉娩,江南烟雨几悲酸。
清香吹落骚人物,墨妙笔精并二难。

金阙明光后圣君,流津焕彩结丹云。

不因太上相传授,安得人间有玉文。

北山有鸱,
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
寝不定息。
饥则木览,
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
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
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
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
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
各自努力。

万物纵横在目前,随他动静任哗欢。
圆明定慧终无染,似水生莲莲自乾。

堪叹水流一道,须凭添鼎千遭。海心万丈袅竿牢。

定后尖生芝草。

会得功夫早早,自然快乐陶陶。西江月里采芝苗。

携去十洲三岛。

两弟平安否,无书渡剑门。家居端我念,生计与谁论。

珠桂饥寒色,池塘涕泪痕。愁来谁慰藉,自抱小孤孙。

蝌蚪残书补未全,斋居一榻坐来穿。
杨花绕屋白如雪,溪水出湖青接天。
冠盖不来骑马客,鸥凫长傍钓鱼船。
多时欲问平安信,伏日题诗寄竹边。

九拜晓龛前,追思独惨然。真身无日坏,此道有谁传?

古岸横秋水,空山起暮烟。几多西祖意,寂寞在江边。

吴侬曾在山村住,听得村中老人语。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祈晴得晴虽可喜,农夫车水方劳苦。
汗流如浆面如铁,但要田乾那畏暑。
黑云一片来何忙,心怕雨作身愿凉。
安得长风为吹散,乍可赤体当秋阳。
东桥西桥日荒荒,南圩北圩水茫茫。
中熟下熟亦足饱,尽胜淮头争捕蝗。

手挽冰枝那忍触,莫教香雪涴苍苔。并刀轻断梢头玉,笑引春风上鬓来。

绣斧承恩霄汉间,节旌南去几时还。苍茫析木津头路,缥缈云鳌海上山。

禁苑花浓今正发,扶桑弓健旧曾弯。并游群俊长相忆,逸驾重来许共攀。

紫金山势郁崔巍,胜国幽宫冷翠微。石兽宵寒颓阙在,铜驼草长故宫非。

江东无复钟王气,泗上由来有布衣。麦饭一盂何处觅,西风落日怅魂归。

删后纷纷竞长雄,诗家妙处几家同。
门前荒草深三尺,老艾当年说国风。

课农课子挟遗编,随处维舟杨柳边。相逢倘有人相问,不是米家书画船。

公归兜率,局面屡变。
青云交绝,珠履客散。
白传云堂,裴公经院。
僧定未起,樵柯将烂。
老鹤倦飞,不慕霄汉。
驽马恋主,非贪豆栈。
风雨忧愁,常占春半。
昔倚山岳,今悲露电。
语犹在耳,事不如愿。
病忆故乡,一筇易办。
受恩莫报,迟回眷眷。
入西州门,泪流被面。
知音永已,弦断琴爨。
袖香告辞,用写缱绻。
雁带愁来寒事早。西风把鬓华吹老。猛省中秋,都来几日,先自木樨开了。
淰淰轻阴天弄晓。平白地、被花相恼。一枕云闲,半窗秋晓,时有阵香吹到。

生当食首阳薇,死当殉箕山树。箕山宁所乐,浩然托遐慕。

万里飘黄尘,极目失衢路。佳人日以远,幽念更何愬。

扬舲将北征,急流不能渡。悲吟动原野,萧条白日暮。

揽涕还旧林,高亮蓄天素。寒虫共鸣号,猛虎罕疑怖。

睥睨淩九州,万钟等秋露。持我岁寒心,永此岑壑趣。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